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 第229章 士族

第229章 士族

    第229章 士族 (第2/3页)

为秦烈阵营的武将很多,比如、高览、何宪、颜良、文丑、邓志、张通、周仓、王准,还有刘备关羽张飞也是属于自己阵营的,这些人虽然文化差了点,可是自己的谋士并不多。

    比如陈宫、严伏、彭秀、宋儒,沮授、简雍,还有卢奴的各种官员。虽然名字叫上来的很多但是可堪大用的又陈宫还有沮授,剩下的虽然现阶段很有能力,可是未来却不一定够用,因为他们的知识并不多。

    东汉年间,土地兼并出现大地主,又因为当时书籍难得,经学基本在门户内流传(这个门户不指血缘,是师门),所以出现了一部分人对经济和知识的垄断。而东汉以后又以儒道治国(霸王道杂之,但是具体到取士上还是偏儒家的),所以对知识的垄断就相当于对官位的垄断。而当时实行孝廉制度,基本上就是推荐,这个又是讲关系的存在,所以就出现了世代公卿,这些人要钱有钱(大庄园,兼并土地),要人有人(部曲、佃客、奴婢,总之就是依附民很多),要官有官(四世三公),要文化有文化,要武力有武力。所以就逐渐脱离了朝廷的控制。东汉末年的大乱多有这些人的参与。

    汉代因为察举制度的确立,学识和品德成为出任官员的标准,士族因为知识优势,一跃进入了官僚统治阶级,也因为深知知识在当时社会举足轻重的作用,士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家族子弟,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家族集团,而且也因为士族集团的强大,察举制度也逐渐也开始向这些公卿世家所倾斜,以至于到后期,上升渠道完全被士族阶级所垄断。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但魏晋的政治形态是依赖于世家支持的基础所建立的,在这个时期,虽然下层人才有了一定的上升渠道,但依旧没有撼动士族阶级的地位,反而造成士族集团大量把持重要官职,甚至一度左右朝政,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望族的现象。

    士族一方面培养人才,在特殊的时期,也会进行人才的有效调配,例如在三国时期,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