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诛杀 (第2/3页)
,他也是懂道理的,知道自己的叔叔死得不冤,曹操有言在先嘛,晚上出来赏花赏月赏秋香,就是要被打死的嘛。
有人觉得曹操打死蹇硕的举动是不畏惧强权的表现,其实这一点还有待商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时候蹇硕还不算是权宦,他只是一个小黄门。
而曹操却有曹腾、曹嵩带来的丰厚的人脉和财力,与蹇硕相比,曹操似乎才是权贵。所以曹操在事后并没有受到蹇硕的报复。但是曹二种态度还是引起了其他宦官或者权贵的忌惮,所以把曹操明升暗降,从洛阳北部尉迁到顿丘县令去。
蹇硕是在什么时候才得势的呢?其实是在中平五年。在这一年算是多事之秋,黄巾余党在白波谷复起,也就是所说的白波军;并州刺史张懿被屠各胡所杀,汝南黄巾复起,益州黄巾复起,杀益州刺史郗俭,可以说是“天下滋乱”。
而且还有望气者声称洛阳中会出现兵灾。汉灵帝决定增强洛阳的守备,又设置了一支部队,就是西园八校尉。
其中蹇硕作为上军校尉,统领其他的校尉,袁绍、曹操(已经回洛阳了,做典军校尉)都要受蹇硕的命令,甚至包括何进这个大将军。此时的蹇硕才算是到达了政治生涯的巅峰,算得上权宦、宠宦。
可是这个世界因为董卓当上大将军,所以就几乎没有何进什么事情,蹇硕也就早来了几年。
那么蹇硕是凭借什么成为上军校尉的呢?主要靠气质。
蹇硕在宦官这个群体中就如同夜晚的萤火虫那样鲜明。他的身上没有那种阴柔的气质,而是魁梧阳刚,而且还有一些军事能力。
汉灵帝要掌握这样一支禁军,最信任的人选就是必须依附于自己的宦官,而宦官向来受人歧视,不能服众,所以必须要找一个有威严的宦官。蹇硕就是凭借这种气质上位的。
须知道宦官是不需要出去打仗的。蹇硕的军士才能可能是汉灵帝着手培养出来的。有史料记载,在“黄巾之乱”爆发后,汉灵帝增加了对军事的重视。宦官是最忠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