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 第174章 军法

第174章 军法

    第174章 军法 (第2/3页)

虎。

    秦烈叹了口气,自己是现代人,虽然不知道怎么练兵,但是自己懂得人心,懂得士卒的心,这些士兵们没有多少文化,在这个乱世中,谁给他们粮食,谁能让他们活,他们就跟着谁,但是这是组建起这支军队的第一步。

    最重要的并不是让他们知道,跟着秦烈只是为了图一口饭吃,由此,立军威,树军志就成了现阶段秦烈主要的目标。

    卒,手足也。

    将帅们在血与火的实践中体会到“夫将之所以战者,兵也”,若无精兵,虽多得良将无可用。”“将”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卒“,二者好像身体与手足,密不可分。司马穰苴指出:凡胜,三军一人胜。”《尉缭子》提出”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将吏士卒,动静一身“。

    戚继光指出:“将者,腹心也;土卒,手足也。”英明的兵家认为,要令民从上令,如四肢应心,将帅就必须得众,即取信于士卒。爱护士卒正是得众的重要手段,只有照顾士卒的利益,关心士卒的疾苦,方能达到将士壹兵”的境界。

    三军上下会因此亲而不离”兵之奉将”,也就有若四肢之卫头目”。平时将帅的领导才会得到服从,命令才能得到贯彻,在战斗中土卒也才能勇往直前。所以爱兵自古被视作将帅的必备美德,是衡量将帅是否兼备文武之才的重要方面。

    身无贵贱。古代兵家从人道的立场出发倡导爱兵,反对将领欺凌苛待士卒。尉缭号召众将学习吴起不自高人”诸葛亮劝诫将领不以己贵而贱人”;唐代名将李靖三令五申”诸将士不得依作主帅,及恃己强,欺傲他人”;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进一步提出位置贵贱,身;无贵贱”。

    这一前所未有的至理名言,鲜明地指出将士只有职位高低之分,在军人的身份上毫无贵贱之别。戚继光认为,士卒比起将领虽较为愚钝,但可以为点滴之恩而万死不辞;将领比起士卒尽管思考周密,却时常忘恩负义。

    可见将领并不因职务高而人格高尚,士卒也不因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