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远东大豆 (第2/3页)
。
本质上,五代目上台后,明白机遇将不再,已经小心谨慎布局突围了……
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各种扩展经济影响力,突破岛链封锁的计划,一步一步地慢慢试探了。
中亚各国地缘与华夏接近,再加上边疆道路建设后,中亚的距离也不再是天堑。
如果能够和边疆的经济达成互补,不但有利于边疆的社会环境稳定,也有利于扩大国家的经济影响,为我国寻求更广阔的商品市场。
“对比了一下外蒙和中亚,两边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这个时空的华夏对外蒙的影响力远超同期,主因还是ot矿产被一家华夏公司勘探并且开采。
作为一家能占外蒙80%工业产值的巨型矿业公司,外蒙政经两届又有什么能力摆脱来自华夏的影响呢?
可以说,随着时间慢慢发展,星球矿业公司在外蒙的影响将达到顶端……
直到整个ot矿区的资源开采枯竭!
类似南非金矿模式。
“中亚地区和边疆的能源富足,在很多资源方面都无比丰沛,远比东部沿海地区要充裕,不过漫长的内陆国土距离,让快达物流也不得不搁置,开发边疆物流枢纽的计划……”陆恒很理性地说:“不过从长远来看,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将与北疆互补,而有华夏支持的北疆省份,将会成为中亚地区的经济核心,对附近一种泛突厥文化国家,起到吸纳的作用……”
吴奇听着陆恒从经济和文化角度分析的结果颔首。
其实从政治和军事上来看,中亚的上一位主人毛熊国,已经丧失了对中亚的影响力,而有着山区和陆地隔绝因素,英美各国影响又渗透不进来。
毕竟,英美的海洋文化,更喜欢控制海上交通枢纽,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生态。
而中亚便是一边空白的区域。
不过这片区域却也很贫穷。
只有华夏这种后进者荤素不忌,才会过来帮着中亚各国‘扶贫’……
毕竟,黑非洲都去了,中亚还算困难吗?
“远东如何?”
“远东的气候环境太恶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