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首位奥斯卡华人影后 (第2/3页)
秋菊打官司》(金狮奖,1992)、程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金棕榈奖,1993)、谢飞导演的《香魂女》(金熊奖,1993)、李安导演的《喜宴》(金熊奖,1993)等先后在三大国际电影节斩获最高奖。
演员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1992年,章曼玉凭借《阮玲玉》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华夏影史上首位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仅仅半年后,巩丽凭借《秋菊打官司》一举摘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1994年葛大爷凭借《活着》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同年夏宇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帝,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翌年肖芳芳凭借《女人四十》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
而奥斯卡金像奖呢?
它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
奥斯卡金像奖,其实跟香江金像奖很相似,如果香江电影没有衰败的话,坚持个一二十年,还真有可能成为华夏的奥斯卡,只是很可惜,成也香江,败也香江,这注定只是妄想。
而奥斯卡不同,因为背靠北美市场,奥斯卡金像奖没有香江金像奖的顾虑。
而作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和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之一,奥斯卡金像奖,成为了全球许多电影人的想要攀登的高山,电影艺人们把获得奥斯卡奖作为莫大的荣誉,从同行那里获得的最高赞美,是他们事业的终极目标。
正如索菲亚·罗兰,这位意大利国宝级女星曾说过:“在我演出《母女情》之前,我是一个戏子;在那之后,我成了一名女演员。不管是好是坏,获奥斯卡奖已经成为选择电影题材的一项重要动力,标准就是那些电影具有‘奥斯卡潜质”。
所以,黎冰冰很清楚自己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含义,甚至她心中还生出了一股悔意,自己是不是暂缓隐退的计划,何不乘胜追击,相信凭借奥斯卡的影响力,今天之后,她将不会缺少好的角色邀请,她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初来乍到,备受歧视的华夏女演员。
不过很快,黎冰冰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跟斯嘉丽不同,相比起事业,她更渴望家庭,更不用说,黎冰冰心里很清楚,自己能够夺下最佳女主角奖,除了自己在《百万宝贝》里的精彩表演,还缺少不了卢德双的帮助。
最起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