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一章 陛下提亲 (第2/3页)
,不如母亲行文江南让舅父前来长安,主持求亲?”
“娘亲舅大”乃华夏自古之风俗,况且母亲出身“琅琊王氏”,由舅舅前来主持求亲自然最为合适。
王氏却笑容收敛,淡然道:“我看并不合适,这些年太尉与琅琊王氏龌蹉不断,未必愿意见到王家人。况且自我入宫以来,与家中联络越来越少,尤其是先帝驾崩之后几乎与我断绝来往,一个寡居的先帝姬妾、一个不受宠且即将出海就藩的亲王,家中未必愿意劳师动众远道而来……”
更何况今日之琅琊王氏早已沉沦衰落、今非昔比,再不是以往“王与马、共天下”之时的煊赫辉煌,根本入不得房俊的眼,想要以琅琊王氏提振蒋王之声势,简直可笑……
李恽也觉得有道理,纠结道:“那请何人上门求亲最为合适?”
王氏想了想,小声道:“若是你去请陛下……是否有可能?”
“嗯?”
李恽一愣,下意识就想反对,陛下可未必待见他。
但一想到是去房家求亲,以房俊今时今日之权势、地位,或许陛下愿意成人之美也说不定……
“要不……我去问问?”
“岂能亲自去问?万一陛下不允岂不尴尬。明日一早我再去长乐公主那边,请她先去探寻一下陛下心意,若陛下不拒绝,你再亲自去请。”
“还是母亲想的周到,如此甚好。”
“唉,一眨眼的功夫,儿子已经长大成人。”
王氏一时之间感慨万千,想想自己下辈子幽居于这太极宫内,儿子成婚之后即将远走他乡、出海就藩,这辈子也不知还能否骨肉团聚、再度相见,忍不住心中酸楚,流下泪来。
然而唐承隋制,亲王就藩地方,母妃不可跟随……
李恽也自黯然,握住母亲的手,心如刀绞。
……
翌日清早,蒋国夫人梳洗打扮一番便出门去往淑景殿求见长乐公主,将来意说明之后,长乐公主笑着答允下来:“蒋王的眼光真好,小妹温良贤淑、乖巧伶俐,这长安城上上下下不知多少王孙公子心生爱慕欲求秦晋之好,只是二郎一直不允,想着在家中多养两年承欢膝下、阖家和美,这回大抵是被蒋王的人品打动才松了口,蒋王当真好福气。”
蒋国夫人笑眯眯连连颔首,这话还当真不假,无论相貌、人品、才情、家世,一众勋贵皇亲、世家门阀的女儿当中还真没几个比得上,尤其是房俊权柄在握、声威赫赫,又早早给房小妹备下令人艳羡的嫁妆……
“只是可惜我与族中渐渐疏远,没有一个分量足够的舅家登门求亲,这才不得已求到陛下面前……还望殿下多多转圜。”
长乐公主笑道:“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我自会尽力便是。况且陛下素来友爱兄弟,如今蒋王慧眼识珠、求娶淑女,想来也是乐见其成。”
两人聊了一会儿,蒋国夫人起身告辞回去听信儿,长乐公主则换上宫装、描了眉眼,带上两个侍女去往御书房求见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