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孙策出战 (第2/3页)
然而对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们来说,一顿饱饭,就是过年。
这样的待遇,打着灯笼都找不呀。
吃饱之后,就是上战场了。
孙策亲自带队,是第一波冲锋陷阵的队伍。
五百孙策军老人,再加上三千流民。
抬着简单的登城梯,就那样乱哄哄的冲锋。
这个时候的流民,还是很纯朴的,吃人家的饭,受人家约束。
孙策带头一冲,五百人立即跟上。
士气很快就调动起来了。
第一波三千五百人,居然在损失了千人之后,登上了汜水关。
李肃见势不妙,忙调五千西凉铁骑上城。
孙策知道李肃厉害,为了打开局面,绕过李肃,在西凉铁骑中左右冲突。
黄盖的第二梯队,一千孙策军,四千流民队伍。
也吃饱喝足了,开赴到了战场上。
大军沿着,孙策开辟的道路,鱼贯上城。
李肃忙调一万生力军,替换城上的五千西凉铁骑。
激战一个时辰,孙策军战死超过五千人,大多都是流民。
然而西凉铁骑,也损失超过了两千。
大多都是,西凉铁骑,被流民分割包围之后,由孙策和黄盖带队,进行绞杀。
周瑜焚香净手,于小山坡上摆开琴案。
十指点弦,余音袅袅。
十面埋伏之声,穿透碧霄。
作为第三梯队的韩当,看着全神贯注抚琴的周瑜。
他叹了一口气,留下了五百孙策军精锐,保护军师周瑜。
随后,他就带着剩下的人,饱食之后,冲上关城,消耗人命。
孙策已经杀红了眼,他把流民也当成了战友,只能机械的报仇雪恨。
然而流民,分割西凉铁骑的速度,越来越快。
杀得手软的孙策军,绞杀西凉铁骑的速度,已经渐渐的脱节了。
李肃已经换上了,第二批生力军,又是一万名西凉铁骑,投入了战斗。
韩当上城之后,双方在关城上的兵力,就人数相当了。
然而孙策军久战疲惫,西凉铁骑,全部都是生力军,更是训练有素。
周瑜的十面埋伏,横空出世之后,整个孙策军上下,热血沸腾了。
无论是主力精锐,还是新募的流民,只要还活着的人,全都满血状态。
一场混战,直到黄昏时分。
周瑜已经累得吐血了。
身心疲惫的他,在晕倒之前,传令鸣金收兵。
李肃也累成了狗,见孙策军退走,更不敢出城追击。
一天的激战,李肃命人清点战损。
孙策军战死,超过万人。
西凉铁骑,战死三千,受伤五千。
其中有近九成的人,是在十面埋伏声中,或伤或死。
周瑜的能力,果然非同凡响。
李肃终于明白了,真正的万人敌,有两种:
一种是绝对武力值的巅峰,成为别人仰望的对象,一个名字,就是一种威慑。
另外一种就是用谋,一个算计,万军俱灭。
这样的人,或许会寂寂无名,一旦名扬天下,那就是对手的噩梦。
周瑜就是那样的人。
李肃也算是一流的谋士,但是他自忖不及周瑜——至少在狠辣的程度上,逊色三分。
看着被孙策军拼掉的,三千西凉铁骑,李肃终于有了,一个新的决定——撤!
联军越聚越多,更是对汜水关志在必得。
今日孙策军,引流民成大军,血拼西凉铁骑。
他日可能换成袁术军,韩馥军,甚至是鲍信军。
至于兴汉军,李肃反而不会怀疑。
一支有理想的军队,是不会靠着牺牲普通人,来成就丰功伟绩的。
事不宜迟,李肃命令:
西凉铁骑,秘密准备,三更时分,大军分批撤退,到虎牢关。
至此,汜水关的战斗,算是暂时的结束了。
双方战斗损失:
联军方面,折损近两万人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