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突破业界的宣传方式 (第2/3页)
会懵的,到时候就会造成一种后果,就是他们根本记不住,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去看这部电影。
这个时候,同档期的电影,如果给了观众一个非常明确的吸引点,那么他们一下子就回去看另外一部影片了。这对我们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王总监看到苏慕娥的表情,有点不同意,没有听苏慕娥的看法,而是微笑着说:“慕娥,你先听我说。你应该还记得情人节期间上映的两部卡死最大的电影吧?”
苏慕娥点点头:“记得。一部是《夏日之恋》,一部是《爱你的雪》。”
“好,这两个电影就很能说明问题。两部电影参演的都是一线电影咖,制作水准也都差不多,但是在票房上,《夏日之恋》就比《爱你的雪》多收了足足六千万,这种差距,堪称碾压。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距呢?问题就出在宣传上!《夏日之恋》的宣传点非常明确,主打明星牌,其次主打情人节效应。不论是电视台、互联网的宣传,还是路演硬广的宣传,都集中在这两点上发力。
《爱你的雪》呢,宣传就像八爪章鱼,每个都想抓,一会儿告诉观众,制作精良,一会儿告诉观众演员卖力,一会儿又说故事动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什么都好,却没有最吸引人的特质。
观众一进入电影院,看到这两部电影,脑海里第一个想法就是,《爱你的雪》什么都好,可是《夏日之恋》有我们喜欢的谁谁谁,而且情人节必看啊,那就看《夏日之恋》好了。”
王总监全面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苏慕娥耐心地听完,认真地点了点头。
“您说的没错,这两部电影上映之后,我也留意了一下。不过,我想,我们可以在运用所有元素的时候,规避《爱你的雪》在宣传期间犯的错误。”
“哦?怎么规避?”王总监笑着看着苏慕娥,眼底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一抹嘲讽。
这些年他服务过的电影项目有很多很多,看多了新接触这一行人,自以为是的点子。行业有行业的规则,所有异想天开的下场,都是票房惨淡收场。
他相信,苏慕娥的想法,最终也逃不开这个结果。所以虽然还没有听到苏慕娥的想法,心里,已经给苏慕娥的观点判了死路一条的“死刑”。
“我们可以进行梯度宣传,在电影发行的不同时期,配合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宣传。”
“比如说,铺设渠道前期,在宣传目的是力求打开知名度,让所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的初期阶段,我们以演员为主要卖点。以我的电影处女作,贺明等新生代实力偶像派的参演作为侧重点。
等到电影上映之后,口碑出来了,就可以从导演、剧组的精益求精,演员的敬业精神上面,着力推广,将口碑推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我们可以在口碑论坛上,比如豆瓣、微博上面,以个人的名义,发布一些分析电影拍摄手法多么精妙的技术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