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经验之谈 (第2/3页)
的厌恶和畏惧。
并且,刀剑和火枪的创伤,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哪怕呆在受伤者乃至死者的身边,也只需要悲悯就足够了;但疫病可完全不同,面对这种可怕的流行病,这个时代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甚至对它本身的传播源以及传播途径都知之甚少。
所以,靠近这些病人,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所以大脑的潜意识里就会不断释放“警告”,催促自己的主人赶紧逃离,这就是人类在千百万年当中形成的本能。
人类的本能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艾格妮丝这一瞬间,也因为紧张和恐惧而迟疑了。
“女士,您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灾难。”修女打量着大堂病床上的病人们,目光既怜悯又痛心,然后对艾格妮丝说,“事实上,能够放在这里的,还算是症状比较轻,有治愈希望的……许多重症病人,已经被我们放入到了单独的病房当中,虽说我们也在努力挽救,但是就我们现在的资源,又能做些什么呢?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重症者们死亡。这种感觉让人很不好说,尤其是,为了保护健康的人们,我们还不得不把这些死去的病人亲手火化掉……每次遇到这种场面,我都会忍不住呕吐,我希望您不要看见那一幕,那绝不是您这样的贵人应该接触的东西。”
修女的话,让艾格妮丝悲从中来,她本来就已经心神动摇了,这下光是想象了那种场面,就忍不住差点要哭出来。
但正是这种悲痛,反而赐予了她超越了“好勇斗狠”之外的勇气,那是来自于道德层面的勇气,那种“我为人人”、“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勇气。
“我永远不想面对这些,可是,我需要去面对。”她的眼神变得越来越坚定,然后小声回答,“我如果现在抛开一切,那我就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辜负了其他人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辜负我了自己的良知……我如果不知道这些灾难那就罢了,可是现在我既然已经看到了如此惨状,那我又怎能袖手旁观呢?既然您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不惧生死地去救护病人,那我也可以。”
说完之后,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艾格妮丝此刻对修女已经是满怀敬佩,毕竟,如果她光是在门口都这么难受,那一直穿梭其中照顾病人的修女,承受的压力肯定是自己的十倍百倍,而她却还是甘之若素地承受了下来。
这样想来,面对这样的压力,她只是嘲讽自己几句,已经算是非常客气了。
修女没有说话,只是看艾格妮丝的眼神又柔和了几分,显然她从这位年轻“皇妃”的身上看到了她事先难以置信的闪光点。
“你是个好孩子。”最后,她只是简短地给予了一个评价。
然后,她对艾格妮丝招了招手,带着她走进了大堂内。
大堂内空气浑浊,气味浓烈,所以窗户都已经打开了通风,光是这样还不够,她们还佩戴了由面纱改制而成的口罩,总算让那种头昏眼花的晕眩感当中稍稍解脱了出来。
修女一边照料病人,一边跟艾格妮丝解释这里的防治措施。
艾格妮丝静静地听着,把修女所说的都记在心里。
由于年代的限制,欧洲此时的“医学”还只是从中世纪那种“巫术治疗”当中稍稍进步起来了,还远远达不到后世的高度。对于霍乱这种烈性传染病,医学界的研究还是不甚了了,甚至连它的病原体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在收容了病人之后,面对病人上吐下泻的症状,医生们往往认为应该“排除毒素”,于是对病人使用催吐剂。这反而更加加重了病人的腹泻,许多病人就因此而脱水,生命垂危甚至死亡。
而真正有效果的办法是“隔离”。
这种隔离,不仅仅包括把病人隔离起来,也包括把他的所有个人物品都烧掉(这也是黑死病时代流传下来用无数人命换来的经验)。
通过这种严格的隔离手段,霍乱的传播途径被有效限制了,因此疫病的规模也就变相得到了控制。
然而,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在这个年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