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老子,孔子研究辩证思想? (第2/3页)
经经历的事情,孔子知道他的思想没有在春秋战国起到决定性作用,反而让兵家,法家思想主导着。
所以,孔子觉得他的思想有着不少缺陷,于是就想着弥补。
通过研究“华夏历史书”,了解华夏历史的变迁,孔子已经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老师,弟子只是注重仁爱,希望君王施仁政,便能天下太平,看来有些可笑。”
孔子自嘲道:“弟子对人心还是不太了解,人或许本性向善,但不一定都能为善,所以需要律法加以约束?”
这话看得出,孔子原本坚持的仁爱,仁政的思想,有了不动摇。
“我坚信,人本性是向善的。但是,生活复杂,一些人因为一些原因,不能为善,也属正常。”
老子点头道:“凡是都有两面性,没有坏哪来好,没有恶哪来膳……因此,需要用仁爱来劝世人为善,用律法来阻挡惩戒为恶者……相辅相成,便能相得益彰,达到最好的结果。”
说着,老子指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说道:
“此书中,或许能解开你心中许多困惑,不防仔细读读。”
“老师如此推崇此书,想必不凡。”
孔子带着好奇,开始阅读。
不过,很快发现阅读方式不对。
一旁的老子笑着解释道:“此书,与书简不同。应从这一面开始翻阅,而且从左到右,横着一排一排的读。”
“原来如此。”
虽然感觉十分不习惯,孔子还是认真的品读。
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内,老子和孔子都沉静在书中。
书中有些现代特殊的词语,但不影响他们的理解。
看得越多,孔子越觉得不可思议,心里激动不已。
子贡进来换茶,然后离开房间,没有打扰。
老子喝了一口茶,开口问道:“如何?”
孔子闻声,把书放下,然后也喝了一口茶,道:
“书中许多想法,十分新奇,弟子只是简单的拜读一番,便有了一些启发。”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