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妲己,独孤伽罗,西施,陈圆圆,郑旦…… (第2/3页)
人。”
大明王王宇点头道。
南方的考生,有资格中举的人,由官府组织,已经来到京城,等候最终放榜。
陆陆续续的有不少地方官员汇报各自的情况,多是报喜不报忧。
比如:
某州今年大丰收。
某县夏季受灾,如今已安置妥当。
某地似出现祥瑞之相,天佑华夏帝国。
或者借口国庆,献供者。
……
诸如此类。
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出班道:“大明王,近来葡萄牙人,荷兰人频频派战船侵扰我华夏帝国沿岸,不知是否给予阻止?”
郑成功有不少功劳,这次也在受封之列,是刚来京城不久。
在明末时,葡萄牙人就占据了奥门,荷兰人占据了宝岛部分重要地方,而且在南海横行霸道,为他们的商船保驾护航。
郑成功站出来说此事,也不是为了什么华夏帝国利益,更多的是因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行为,损害到了郑家在海上的利益。
要是以前,郑家可以随意决定是否出战。然而现在郑家已经归属华夏帝国,所有的兵马都是华夏帝国的兵马。
要出兵,牵扯到他国,这等军事行动需要军机处进行决议。
王宇可是了解郑家的历史,知道郑家于海上发迹,许多利益都在海上。
“此事待会儿再议,正好本王准备处理相关的事情。”
大明王王宇平静的说道。
“是。”
郑成功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郑芝龙,退了回去,不再多言。
郑芝龙让他儿子提就来,也是一种试探。
如今他郑芝龙可是华夏帝国的定国公,镇南大将军,掌管两广的所有兵马,包括水师。
郑家掌管的水师,是华夏帝国目前最强的。
所以,郑家现在在华夏帝国地位超然。
如此,便不能随便得罪大明王王宇。
若是大明王王宇不同意出兵,郑家权衡之下,多半会放弃。
还有就是,大明封锁沿海,不许民间出海行商。华夏帝国取代大明,还不知道会采取怎样的沿海政策。
(大明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施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到永乐年间海禁有些松弛(出现郑和下西洋),而永乐后(洪熙—弘治)海禁政策又被再度强化,直到嘉靖皇帝年间海禁政策最为高度强化。后来隆庆开放海外贸易,明末海禁几乎废弛。不过,海禁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是祖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