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非同一般 (第2/3页)
容不容易?”
“没想到我们女子也能为官!”
……
许多女学员很是惊讶。
虽然这次顺天书院一千六百多学员,只有几十名女学员。
但她们之所以报考顺天书院,受徐文秀她们五人的事迹影响很大。
徐文秀,冯萱萱,宋钰瑛,谭敏,唐柔柔五人的成功,打破了传统禁锢,让天下读书的女子看到希望。
“这还要感谢大明王。”
徐文秀说道:“大明王允许我们女子参加科考,并且一视同仁,不然即使我等再有学识,也不可能中举,更别提出仕为官……”
抬手指着宋钰瑛,笑着道:“她就是宋钰瑛,上次科举的探花,厉害吧!”
“宋钰瑛,探花!”
宋钰瑛的名气是五人中最大的,把五人视为榜样的女学员自然听过她的名字。
“我是徐文秀,科举名列二甲。”
徐文秀又介绍其他人:“她是冯萱萱,她是唐柔柔,她是谭敏。”
谭敏主动打招呼道:“你们可要努力,将来科考中举,说不定我们还能同朝为官,让那些臭男人见识下我们女子的风采!”
众人相谈甚欢,小声交流着。
台上,大明王王宇的讲话早已结束,现在在台上讲话的是顺天书院的祭酒李依阳。
很快祭酒李依阳讲完话,轮到另一个名誉祭酒宋应星上台讲话。
“钰瑛,那是你爷爷吧?”
徐文秀在兵部做事,见过宋应星,一眼认出来。只是宋应星出现在台上,让她有些诧异。
宋应星是兵部右侍郎,主要负责兵部的兵造局,是大明王多次才请来的,地位超然。
不过,宋应星到兵部任职,也才一个多月。徐文秀才回京城不久,在兵部也只见过宋应星一次。
但是,在兵部,宋应星的官职很高,作为下属怎么可能不记住。
而且,徐文秀与宋钰瑛关系很好,听对方说过家里的情况,宋钰瑛崇拜她爷爷宋应星,于是没少提及。
在兵部见过宋应星后,徐文秀就找到宋钰瑛核实过,确定就是其爷爷宋应星本人。
没过多久,关系要好的谭敏,冯萱萱,唐柔柔等人也知道了。
“是的。”
宋钰瑛抬头看着台上讲话的爷爷,自豪道:“爷爷只是顺天书院的名誉祭酒,以后会偶尔在书院授课。”
顺天书院的名誉祭酒?
“和大明王一样?”
唐柔柔惊讶道。
之前得知宋钰瑛的爷爷宋应星是兵部右侍郎时,她们就震惊不已。
现在,宋应星居然还是顺天书院的名誉祭酒。
她们没想到宋钰瑛的爷爷居然有如此权势。
“钰瑛,以后你可照顾下我啊。”
徐文秀玩笑道:“有你爷爷在,谁还敢看不起你!”
“看来大明王很器重你爷爷啊!”
冯萱萱有些羡慕宋钰瑛,她也知道宋应星是大明王“三顾茅庐”请来的。如今是兵部右侍郎兼顺天书院名誉祭酒,地位之高!
曾经,冯萱萱可是前朝公主的女儿,现在家里没落不少,没有了权势。
“那有如此夸张。”
宋钰瑛谦虚道:“爷爷只是想做些事情,并不贪恋权势。而且,爷爷很严肃,断不会徇私舞弊的。”
不过,宋钰瑛有听爷爷说过,大明王看重他的《天工开物》,希望用来帮助天下百姓。
宋应星也是一个科学家。
英国汉学家与历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的狄德罗”。
宋应星总结了这个时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写成名着《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内容丰富。从农作物的种植,收割,加工,到制盐,糖,油,酒,曲和制衣服、染颜色。
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五金的采冶,器具的锻铸,石灰、矾石、硫磺和煤炭的利用,以及车船,朱墨,珠宝等的制作,无所不载……
如此种种,这些成果有的是明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有的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可见,宋应星的研究,有的已接近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很特别的是他还注意利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如留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