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赵佶撂挑子,李清照自救 (第2/3页)
要保证顺天府的政令畅通。
……
六部暂定,相互配合下,一场全力恢复顺天府内农业生产的任务迅速展开。
工部在各城门设点,张贴告示大量招募劳力,包吃包住,还有一定的工钱。
京城外的流民,难民不少。
“包吃包住,还有工钱,真的假的?”
每处告示前都围着许多人。
此处负责的官员说道:“当然是真的,上面还有大明王和工部的印章,岂能有假。
只要你有力气,都可以报名,男女皆可。我们工部招募你们也是为了修复道路,水利河坝……有临时住处,不过可有有些简陋,但每天都能吃饱。而且工钱每日现结,足以购买些粮食补贴家用。
另外,本官要提醒下,如果原本是顺天府的人,可以尽快返家。大明王会给你们土地,种子,农具……赶紧回去抢种粮食,将来就不会再挨饿了。”
有人大声喊道:“大人,这件事情我们都听说过了。顺天府的人,知道后都返家去了。可惜,我们来自外地。
忠于大明王,果然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希望大明王夺得天下,让我们能安稳的过日子!
我要报名,等大明王平定战乱,再带着妻儿回家过日子。”
又有人站出来说道:“大明王处处为我们百姓着想,我们不跟随大明王,还能跟随谁?
大明王万岁!
忠于大明王者,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永享太平!”
这两人一番话,让众人共鸣,大呼:
“大明王万岁!
忠于大明王者,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永享太平!”
人们却不知道,刚才那两人是王宇安排的众多托中的两人。
舆论导向,很重要。
为了避免有人生事,胡言。王宇主动安排人引导舆论方向,抢先占据主动位置。
效果很好。
甚至有不少人喊道:“我要参军,为大明王而战!”
在了解到,大明王有新的幕军规定:不满十八岁者,家中独子者,三十岁以上者,不可参军。
不满足条件,许多人为之叹惜,但对大明王的好感度大增+10086。
民心,可用!
……
转眼半月过去。
在六部的运行下,顺天府上下政令推行畅通。
在外,吴三桂,王永吉,孙尚香三路作战顺利,夺得的城池越来越多。
期间清军尝试过从北面的青山口南下,被王永吉击退。而山海关,则没有遭遇清军攻击。
这些日子王宇累得够呛,要学习熟悉许多六部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