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血战石桥(十五) (第3/3页)
他率队朝子午岭的虎头山防线发起试探性进攻”。
鬼子的试探性进攻,都被充分利用子午岭独特地理优势的一连战士给杀退了。
得知消息的于同,第一时间带着张浩然的二营赶到了子午岭阵地,他站在工事沙袋的顶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鬼子阵地,密密麻麻的人数,看不出具体有多少人,最中间是步兵防线,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重机枪阵地,后面是他们的拍击炮阵地,因为深山沟壑的缘故,加上子午岭不到一米宽的小道,鬼子想要打过来,重新夺取赵家营,很难。
同样,于同他们想要打出去,拓宽自己的防区,也很难,当然这是鬼子心里想的,那条崎岖的小道他们还不知道而已。
鬼子的攻击机分别多个波次向他们防守阵地投弹扫射,于同故技重施,让战士们蹲在地上,双手抓着轻机枪的前段支架,枪口呈60度对着天空,等鬼子飞机飞来投弹的时候,五六挺机枪同时开火,形成一道简易的防控火力网。
鬼子的攻击机要想准确的把炸弹投入阵地,他必须进入俯冲,如此就会让飞机拉低,飞机一旦拉低,极容易被机枪射出的子弹打中,得不偿失,所以鬼子飞行员为了确保自己的飞机不被机枪子弹打中,往往在还没有进入俯冲的时候,就把挂着的炸弹投了出去。
这样投出的炸弹自然没有什么准头,有的落在山林中,有的落在水中,还有的落在阵地上,竟然没有爆炸。
连续攻击五六天,鬼子没有在子午岭的防线上有所突破,只好再次投入空军,对着后方的赵家营一带狂轰乱炸,妄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他们都想错了,想错了我们中国人的脊梁,越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越是团结,鬼子疯狂的轰炸,让许多还在保持中立的百姓投入了党的怀抱,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即便有的铁公鸡什么都不出,也不会在后面拉后腿。
所有人万众一心,投入保家卫国的行列,这大概是鬼子没有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