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战(一) (第2/3页)
,因为寺内给他的电文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小泉在发火,于同的心里也不好受,经过今天的血战,虎头山支队战斗减员共计一百七十多人,尤其是新编四连,更是被打残了建制,全连上下能喘气的不足十五人。
经过这次血战后,鬼子一连三天都没进行攻击,可能是在同虎头山的几次交手中,都没有沾到什么光,所以鬼子也被迫改变战术部署,以守替攻。
虎头山也终于能从连续两天的恶战中喘上一口气,尤其是四连,成了队里伤亡最惨重的部队,士气极端低落,于同从一连和二连各抽调两个班的士兵补充到三连。
这段时间尽管鬼子没进攻,但炮击还是时不时地来上那么几发。主要是山炮,只要表面阵地上一有人走动,对面的山炮咣当一下就砸过来。
常常是刚走出工事,就听“巨”的一个尖利的声音,赶紧就得往回跑,有腿脚慢了的兄弟,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炸伤。
一连几天,鬼子的冷炮打得特别准,炮连连长张八子就开始犯嘀咕了,这周围一定有个鬼子的观瞄哨所,甚至有可能有一门鬼子的山炮或者步兵炮在这附近。
张八子把这个想法和屠夫说了,他本来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屠夫却认真了起来。
根据对面山炮来袭的方向和声音,两个人将观察哨可能存在的位置一一排除,最后他们把目光盯在三处地点上。
这三处都有很好的观瞄条件,此外其中的两处都靠近道路,弹药补给非常方便,最为关键的一点,到达这三处地方,中间必须越过鬼子的步兵防线。
屠夫心里憋着气,铁匠心里也不好受,这几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凑在一起,什么事情不敢干。
正好于同也因为鬼子冷炮的问题犯愁,他听了听张八子的想法,觉得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当天夜里,张八子孤身一人从二道岗子出发,分别对那两处靠近道路,并且便于炮火部署的地点进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