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下马威(二) (第2/3页)
只有打一仗,彻彻底底的打一仗。
于同喝了一口水道:“物资只有从小鬼子手里夺”。
徐峰眼睛一亮:“我知道你又打鬼子运输队的主意呢,说吧,这仗准备怎么打?”
“我们支队现在有三连二百四十人,先把一连集结起来,以一连为主。再把其他连的战斗骨干补充进一连,编成加强连,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小鬼子的运输队,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物资,他们通常都会以一个小队的兵力进行押送,我拿一个加强连,二百四十人跟小鬼子一个小队拼,双方兵力应该是5∶1,怎么算都是赢,徐政委,你说这场仗该怎么打”于同说到这里,便不在说下去,典型的卖关子做法。
徐峰道:“老于,我知道你是在考我,我要是说了可就没你这个支队长什么事了,我当了支队长,你干得了政委吗?我首先说下咱们支队的弱点,第一,火力差,缺弹药,更是缺少炮火支援。第二,我们队员的单兵素质和个人作战能力比起鬼子差远了。第三,选择地形是个关键,首先需要一个加强连的兵力能从隐蔽地点迅速展开,在日军没来得及组织火力反击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上去和敌人绞在一起。这种战术的前提是,尽量缩短冲击距离,最好限定在50米内,这样一分钟之内就冲上去了。一旦和敌人绞在一起,他们不想拼刺刀也由不得他了。”
于同眉开眼笑地说:“你看,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已经出来了嘛,徐峰,你好事做到底,帮我想想伏击地点选在哪里?”
徐峰揶揄道:“得啦,别假谦虚了,这是你的作战方案,我不过是替你说出来罢了,再说根据地初创,物资缺少,不找小鬼子拿,又能找谁要那?难不成我们还能向重庆的蒋委员长要”。
这番话说的在座的人很有同感,抗战初期,除了最开始给了两次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