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决定研发新火器 (第2/3页)
套书给了吴争极大的信心。
不完全是兵书中所涉及的练兵和治军的方法、经验,火器的制造和使用,对吴争有颠覆性的改观。
而是它给了吴争信心。
吴争此次回杭州,本就有编练新军,改善火枪兵火力和自卫武器的心愿。
只是心中所想的,也仅仅是进行改良和整训。
是,吴争后世对军事,特别武器的认识,几乎可以颠覆这个时代,但也仅仅是认知。
因为就算知道人类能在几百年后造出原子弹,也无法在这个时代造出来。
就算知道后膛枪可以主宰整个未来战场,也无法在没有雷汞出现的情况下,用撞击去引燃前膛枪管中的黑火药。
超前研发或许能行得通,但这牵扯到的是无数的工艺,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关键的是,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有吴争最缺少的——时间。
鞑子已经完成对福建、广东的占领,西北大西军残部已经退向四川,永历朝已经边打边撤,向云南方向转进……。
最多两年,不超过三年,清廷就能将主力调转头来,对付这仅十三府之地的义兴朝。
所以,吴争只有利用既有的武器和人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改良,而不是莫名其妙地投入巨量人力、财力去搞研发。
任何一件新兵器的诞生,是需要研发、试制、实战改良、然后定型量产、再改良,直到成熟。
这太耗费时间了,事实上,对最后真正使用它的士兵而言,一杆威力巨大的火枪,很多时候远不如一把用得趁手的钢刀。
这就是现实。
所以,吴争此次回来的目的,就是将火枪兵进行重新训练,训练他们真正地掌握火枪射击和射击后与敌进行白刃战,同时,研发装备技术瓶颈不高的手雷(木柄手榴弹),以完成刺刀搏杀、投弹、火枪射击、火炮支援,就近中远的火力投掷。
从而提高火力的输出能力。
但现在,受这两部兵书的启发和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