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汉明 >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尔衮在黄河边止步不前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尔衮在黄河边止步不前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尔衮在黄河边止步不前 (第2/3页)

泰那支进攻钟阜、金川二门的偏师分走了八千人。

    手中仅存的一万机动兵力一旦调动,那么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非胜即败。

    济尔哈朗难道不知道这是一个错误?

    当然不会!

    戎马生涯数十载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个错误?

    可他还是毅然调动了这一万人,增援神策、太平二门。

    因为济尔哈朗没有时间了,粮草、军械补给跟不上,火炮无法短时间运过河。

    而应天府城墙上的火炮却正在向清军猛烈地开火。

    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多尔衮率十五万大军南下了。

    咦,这不是好事吗?

    难道济尔哈朗会为了与多尔衮的私怨,置国战成败而不顾?

    当然不是!

    那贯着爱新觉罗的姓氏,济尔哈朗还分得清轻重。

    让他不得不动用机动兵力的真正原因不是多尔衮率十五万大军南下,而是多尔衮所率十五万大军至徐州以北(黄河入海口在明朝改道,明弘治八年,为保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筑断黄陵冈,以淮河受全河之水。所以,当时的黄河河道在徐州附近入海),还没过黄河就停滞不前了。

    为啥?

    难道是多尔衮想借明军之手,彻底铲除济尔哈朗?

    当然不是!

    连济尔哈朗都分得清轻重,摄政王多尔衮又怎会让数万清军为济尔哈朗陪葬?

    真正的原因还是出在这十五万大军身上。

    这十五万大军是新征的,几乎九成半是汉人。

    虽说此时的汉人还不足以拥有后世百姓觉醒的民族大义,但至少还没有铁了心为清廷拼死搏杀的勇气。

    刚征的兵,加上是为异族打仗,可想而知,这支军队的战力能到何种程度。

    多尔衮也是没有办法。

    京城确实还有近三万八旗兵,可敢动吗?

    在入关时,多尔衮所率十二万八旗军,这四年来,已经折损近半,特别是灭弘光朝之战,八旗兵就减员近二万人,这是多铎做下扬州十日惨剧的真正起因。

    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