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汉明 > 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乱

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乱

    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乱 (第2/3页)

这不奇怪,今时不同往日,未入关前,清军打打草谷,袭扰劫掠一番之后,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哪管身后巨浪滔天?

    现在,都坐了三年天下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已经改变。

    屁股决定立场,任何朝代都一样。

    清廷从光脚的,变成了穿鞋的。

    自然开始想着要安定了。

    可这支“叛军”却是光脚的。

    他们除了一条烂命,无所顾忌。

    很难想象,连命都不要了的人,还会去顾忌别的。

    所以,招降的声音越来越大,他们不是光脚吗,得,给他们穿上鞋就是了,这样,他们就有了顾忌。

    招安,自始至终用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非同小可。

    可这种声音,遭到了多尔衮和洪承畴的联手打压。

    倒不是说这两个老冤家,开始握手言和了,而是对于这件事上,二人的诉求是一致的,他们只是仅仅在这件事上联起了手。

    道理在很简单。

    长江南北周边,这几年一直反复易手,清廷征收不到赋税。

    凤阳至淮安一线,几府之地,承担着清廷在东南一隅的主要赋税来源。

    可现在被这支“叛军”扫荡得够呛,谁是周边各府各县人人自危,那是一点都不过分。

    许多商船已经不再敢北上了,而是选择杭州、松江府转运。

    而民间,不管是富商巨贾、还是平头百姓,无一不怨声载道。

    这种舆情背后的干系很大。

    满清入关到此时,不过百多万人,统治偌大的中原,还得依靠汉人。

    清军之中,汉旗、降清明军加起来,得占六七成。

    这支“叛军”在这十来天的功夫,让清廷遭受的人员、财产损失,甚至远远大于仪真一战。

    最关键的是,这支“叛军”其中很大一部分追随过吴争北伐,他们养成了一种见鞑子就杀的习惯,这习惯不好,真不好,特别地让清廷头痛。

    如果真将这支“叛军”招安,那问题会很严重,试想要是那些降清的明军,也都来这一手,那天下不就乱套了吗?人心就得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