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请先生上路(二) (第2/3页)
亡的黄老道人问过此事,在那时便知道了长生,以及轮回,尤其后来东方越暗地将吕清是黄真人的消息透露给他的时候,他便有所猜测,猜测这真人便是当年李长安,而后来苏烟霞苏道长初次上山想要拿他人头的时候更是证明了他的想法,因为当时苏烟霞喊得可不是道友,而是师兄。
答案呼之欲出,只不过沈涔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当时沈涔一门心思挂在李闲秋身上,如今自然也想不到吕清便是当年逐鹿中原的最后胜者,大秦的开国皇帝,而宁西居则是大秦侍诏,无论二人是否处在同一时期,可在同一朝代之下,外冷内热的吕清似乎也都该走上这么一趟。
不过沈涔直接问及结果,李闲秋却是摇了摇头笑道:“天下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某人又不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仙人,看不透。”
沈涔没有太多忧民情绪,只是和李闲秋呆了这么久的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用嫩白手臂撑着下巴,望着西北上空久久不散的血云,叹息说道:“还会死上很多人吗?”
李闲秋笑容敛去,呼了口气讥讽说道:“以前呐,有些老人死在寒冬,这是一重关,后来好不容易撑了过去,见到了春,以为就过了年关,可谁曾想后面还有一个倒春寒,死的人更多,老一辈常说的春捂秋寒,春捂秋寒,就这么个道理。天知道这血云之后会不会也来一场春寒陡峭。毕竟‘事在人为’。”
只是李闲秋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忘了当初他做的更绝,一剑断山截了江,二十万良苦百姓性命只在他的一念之间,骤然看下去,两个人极为相似,只不过李闲秋最后时分收了手,而宁西居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沈涔似乎也是觉察到了李闲秋的想法,一脸意味的看着他,不去与她争这么一份意气,不去争可不代表就忘了过去,这也是她知性的一面,坦然面对总比搪塞躲避更能让面前人过了那人的那道坎,而且,英雄虽然惜英雄,但英雄之间也想知道谁才是最强的那个,一样的道理,她不去争,但还是情不自禁的想试探跳城墙的那名女子在李闲秋心里的位置,不过很快她自己便有些后悔,都说人心,以前觉得只要和这个男人在一起,无论结果如何,能无人纷扰的过个三五年,觉得这辈子都值了,而今却是得陇望蜀,连忙错开眼神,两靥生红晕,这一年江湖动荡,涟漪渐起,而桃花观却安平自在。
李闲秋是何等人?沈涔的动作如何能逃过他的眼睛,微微一笑,望着血云,似乎是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手掌微微蜷缩,像是当年握剑的样子,等了一会之后,半握的手掌又是渐次松开,李闲秋吐了口胸闷之气,也没有解释太多,闭上眼轻轻说了句,“所以这大秦的侍诏,比李闲秋要像个男人。”
……
一夜之后,地上死尸上百,秦晨只是冷眼旁观看了一下,便带着妻女先行离开,徐江南对此并不介意,如今二人之间是你情我愿的买卖关系,客套话说了也是耳边风,还不如省点时间,凌凉这老头倒是神采奕奕的望着徐江南,只不过这眼热样子,到让徐江南有些退却,从腰间掏出一根还未长成的黄瓜,用手袖随意擦了擦,嘎嘣一声,一边咬着,一边扛着剑匣往营地旁边的黑暗处走去。
凌凉讪讪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