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万邦来朝(第二更)

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万邦来朝(第二更)

    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万邦来朝(第二更) (第3/3页)

大于一切,辽国的脸上是不能沾一点血的。

    寒风卷过枯黄的草原,辽使带来的征缴“皮张税”“马捐”的敕令,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磨古斯这位北阻卜首领,也曾是辽国器重的人物,所以才授予北阻卜首领之职。

    如今他——眼睁睁看着辽国官员拿着“大安宝钞”来部族‘兑换’牛羊,征收税赋。

    他亲手将趾高气扬的辽使拖至祭台,血刃祭天!

    冲天火光中,契丹军寨化为灰烬,宣告着草原与辽廷的彻底决裂。

    随即檄文如鹰隼般飞传各部:契丹无道,苛敛如虎狼!其精锐丧于南国,府库空如饿狼之腹!吾辈当共逐昏主,复我室韦天地!

    顿时北阻卜闻檄而动。

    各部骑兵如潮水般汇聚,旬月间竟聚十万余众!

    辽将耶律何鲁扫古轻蔑叛军为乌合之众,率部急进胪朐河,却一头撞上磨古斯以逸待劳的精骑。辽军仓促应战,在熟悉地形的草原骑兵穿插切割下溃不成军,尸横遍野。

    此役大胜,令磨古斯威震漠北,他顺势自立「阻卜可汗」,携大胜之威,十万铁骑直扑辽国上京临潢府!

    一时之间辽国北境,烽烟蔽日!

    面对滔天巨祸,耶律洪基不得不吞下苦果。他紧急启用名将耶律斡特剌为西北诏讨使,率从幽州返回的大军往北阻卜平叛。

    ……

    河东府。

    北地的凛冽寒气和都城汴京的政治肃杀一起传来。

    吕惠卿日渐苍老而紧绷的脸庞。他刚放下那份来自都堂的公文,里面例行公事般的安抚词句下,在他看来冰冷的警告与无形的绳索。

    蔡确在安州吞金自尽的余波未平,矛头便指向了吕惠卿本人。

    这个昔日变法的急先锋,手握河东重兵十余载的经略相公,而今疲容满脸。

    吕惠卿不知这到底是不是章越的意思,但他看着几条弹劾抄本,似蔡确就这么被逼死的。

    他知道,自己已是岌岌可危。

    他如同立在悬崖边缘,一阵狂风,就能将他彻底吹落。等待他的结局,或许是比蔡确的安州更远的贬所。

    左右道:“节帅,事到如今,只有给章三写一封信,道明相公这些年的委屈方可。”

    河东路转运副使吕温卿道:“什么委屈?咱们决计不写。节帅也是给朝廷立过大功的,镇守河东十余年,党项辽东多少兵马都被拦下了。”

    “咱们不仅无过,还是有功。”

    “章三敢这般待兄长,势必寒了天下之人的心。”

    对方道:“话是这么说,但朝廷就是这般无情,有用你时且好生款待的。”

    “如今灵州已是克服,辽国自顾不暇,朝廷实已不必再指着我们了。”

    “朝廷这些年最喜欢翻旧账,当年熙宁变法时之事拿出重提。”

    吕温卿道:“哥哥,如今听说陛下虽年幼,但圣资聪睿,咱们上疏陛下好了。”

    吕惠卿听闻后一言不发,最后道:“这么多年了,我就没认过错,哪怕是熙宁七年时。”

    “但而今不比当初…”

    熙宁七年时,王安石第二次复相,身为参知政事的吕惠卿也没有因自己的前途向王安石低过头。

    不过当年是当年……

    顿了顿吕惠卿道:“蔡持正当年拿了那么多人下狱,有今日也是因果循环。”

    当夜吕惠卿写了一封信。

    写完信后吕惠卿往床上倒头一躺,双目一闭。

    ……

    朝廷确实在清算吕惠卿,发起之人乃是苏辙。

    没错,苏辙可以放过蔡确,却不会放过吕惠卿。除了苏辙之外,还有数人也在期间出力,那就是韩忠彦和蔡京。

    章越立即将苏辙,韩忠彦,蔡京三人都叫到府上,此外还有一个与此事没关系,却是章越的心腹陈瓘。

    苏辙一口就认了,他授意下面的官员下文为难吕惠卿的。

    “吕惠卿!此人昔日夤缘幸进,当年依附王荆公,位居执政高位,协理新法之弊政,可谓罪孽深重!其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时,巧言令色,蛊惑先帝;位居参知政事,更行手实法等苛法酷政,盘剥下民,使怨声载道!”

    “其青苗,市易诸法,名为利国,实则害民,致小民流离失所,怨气上干天和!蔡持正已过后,吕惠卿焉能独善其身?”

    “吕惠卿排斥异己,构陷忠良!当年章公,冯京,皆因其构陷而罢黜。先帝朝言路阻塞,皆是其过。家族子弟倚仗其势,横行乡里……”

    章越道:“我听说吕吉甫约束子弟甚严,或是地方官员有所夸大。”

    章越心道,开玩笑,似蔡确,吕惠卿,章惇都知道自己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们一般都会约束子孙亲近,不让他们犯错事,以免落人口实。

    似章越,吕惠卿虽说都喜欢任人唯亲,但绝对会行约束,因为根基太浅,怕举荐不当牵连到自己。

    甚至章越初为官时,还打算做孤臣。

    孤臣就是只跟一个人,下面没有人。

    出身寒门,怕当干系,故避免结党,对皇帝而言,只有孤臣才用的比较放心。

    见章越有保吕惠卿的意思,苏辙当即没有再争。

    韩忠彦则道:“司空,收服汉唐旧疆乃先帝之遗愿。先帝遗言将此事托付给你,这是满朝皆知的事。”

    “但我听说,吕惠卿在河东自言,非当时司空在京,则先帝临终托付之人在他。”

    章越听了心道,吕惠卿此人便是这般,就算没有我,先帝就会将后事托付给你了吗?

    在元丰年间先帝对吕惠卿印象已是极差了。

    章越早从旁人那听说了此事,但言道:“这话是道听途说,未必当得真。”

    章越话是如此说,但是不免想起吕惠卿当自己是对手,在熙宁时先帝想用自己与吕惠卿二人择其一,日后接替王安石为相,继续变法之事。

    后来吕惠卿先着一鞭,比章越早一步登了相位,不过章越却笑到了最后。

    但是对于昔年的竞争对手,在政治斗争中确实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

    先帝在时,我要卖你几分颜面,而如今……我大权在握。

    蔡京见章越脸色,他本已打算偃旗息鼓,而今又反过来言道:“吕吉甫居然在河东说这等话,难不成还舍我其谁不成。”

    蔡京善于窥视章越心意,能明白不言之隐。

    他最擅长闻风而动,官场上步步紧跟。

    “启禀司空,下官还想到一事,日后朝廷收复了汉唐旧疆,吕吉甫不也成了有功之臣。到时候当怎么赏?”

    蔡京此言,连陈瓘也意动。

    韩忠彦道:“丞相,弹劾吕惠卿之事,我有参与。”

    “原因无他,丞相的滔天之功不可有他人染指。”

    “此乃从大局上考量!”

    章越看了韩忠彦,对方背着自己作决定不是一次两次了。当然韩忠彦办事,也是站在章党整个利益集团上来考量。

    章越没有说什么,而是回到书房,这时候得知吕惠卿派人送信来。

    信中请求章越手下留情,等灭了党项后,再罢了他差事不迟。吕惠卿再度在信中表示,愿意为章越鞍前马后,尽绵薄之力。

    章越看了信后长叹一声,吕惠卿此人心高气傲,这么多年来,算是第一次低下头低声下气地给自己写了一封信。

    他当即亲自提笔给吕惠卿回了封信,召他入京叙职。

    ……

    吕惠卿接到信后立即动身入京。

    吕惠卿再度看见他魂牵梦绕的汴京城后,也是感慨良多。

    从得意再到失意,从炙手可热再到闲置,再重新起用,又到了人人避之不及不知多久。

    他吕惠卿这一次进京,京中官员都不敢来拜见他。

    以年岁而论吕惠卿还有一段日子,但以仕途而论,恐怕随时会终结。

    到了章府,章越亲自迎接吕惠卿。

    二人数年没见,都是唏嘘一番。

    章越道:“这些年都苦了吉甫你了,坐镇河东,西面是党项,东面是辽国,维持这个局面到今日不易。”

    吕惠卿听了章越这么说,眼眶微红道:“能得丞相此语,吕某死而无憾。”

    现在章越权势极大,吕惠卿说话更是从未有过的恭敬客气。

    章越眼见吕惠卿这般,既有出一口当年怨气的舒畅,同时也为吕惠卿现在的处境有所不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