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节 焉知非福 (第2/3页)
刘驽一听,想着要坏事,急忙示意刘老学究不要再说下去。
怎料刘老学究不肯停,继续说道:“慈恩寺里的那些僧人欺凌百姓,强占土地,凌辱妇女,这等举动可否符合你心里的佛国想法?国家大肆兴建寺庙,比起修几座宫殿更加浪费银两。修建寺庙不仅严重消耗国力,还占去了大片适合耕种的良田。很多青壮年男子为了逃避兵役和赋税,躲进寺庙了出家为僧,国家劳力短缺,人口渐少,农田因无人耕种逐渐荒芜,长此下去必然会发生大乱!”
普真和尚听得脸变了颜色,怒道:“刘老施主,你若非要如此污蔑我佛,只怕我们没法继续谈下去。昔日会昌灭佛,已是我佛宗的一大劫难,贫僧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刘老学究同样不肯让步,“当年若非武宗皇帝灭佛,从寺庙收回了大量人口、土地和财产,只怕大唐早就亡了,延续不到今天!”
普真和尚冷笑一声,“亡了倒好,正好让天下人都拜佛祖!”
刘老学究认真地看着普真,问道:“你年轻的时候是不是犯过甚么大的罪孽,因此心里过意不去,这才要绑架天下人和你一起念经赎罪?”
他的这句话无疑触痛了普真和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普真和尚眼神微变,目光闪过一瞬杀机,随即又隐去不见。他长叹了一口气,道:“我佛慈悲……”
两位老者明显已陷入僵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皆是将目光投向刘驽,期待刘驽能够支持自己一方。
刘驽内心认同父亲的看法,认为普真和尚所谓的佛国倡议简直是无稽之谈。但他眼下绝不能和这个武林宗师反目,否则后患无穷,只得道:“你们二位说的都有道理,让我听后受用无穷,必须好生思索方能有所心得,所以一时半刻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此时,李菁突然冲了过来,将他推至一边,“我就觉得我父亲说的有道理,你凭甚么不肯承认?!”
她的想法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