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弱国 (第2/3页)
季节?
收获的季节!
稻子都熟了,就等着收割,百姓们辛辛苦苦一年,接下来一年的口粮都指望着田地里的庄稼。
而大汉在此时发动战争,令蜀军青壮都从军入伍,田地的庄稼只能交由老弱妇孺,体力上处于对劣势的老弱妇孺,很难完成沉重的收割重任。
一场大的暴雨,就可摧毁百姓们一年的辛苦。
粮食无法收割入仓,对百姓、对国家的影响不言而喻。
汉军甚至只需在潜城外牵制刘焌,等到下一年,便可令蜀国因无粮而陷入动乱。
这场战争,对刘焌来说,最好是能速战速决,倘若胶着下去,变的旷日持久,以蜀国的国力,支撑不了多久。
见汉军迟迟没有进攻,而又到了抢收的关键时刻,迫于各地百姓的压力,刘焌只得秘密抽调兵力参与抢收。
他的这种举动,自然逃不过天狼卫的眼睛。
陈寻召集诸将,决定趁刘焌兵力骤减之际,发动对潜城的进攻。
车无子道:“眼下是蜀国秋收之际,我们可以派小股军队,绕过潜城,骚扰蜀国百姓的秋收。”
陈寻赞同道:“这个主意很好,只是绕过潜城的道路,你找到了没有。”
车无子笑道:“最近几日,我都在搜索,确有几条山路,可以避开潜城,只是通行的兵力不宜太多。”
石求鱼道:“既然可以避开潜城,不如直奔天府!杀刘焌一个魂飞魄散!”
“刘焌可不是一般人,倘若他在偏僻山路中设伏,会怎样?”
陈寻忽然问道。
“这……”
车无子哑然了,这个问题,他的确考虑过,但如今蜀军都吓成了这样,以防御为主的刘焌断然是不敢冒头的。
可是,凡事都有个万一。
对于陈寻的质疑,车无子并无什么底气,毕竟刘焌在排兵布阵上十分出色,不能以常理度之。
杨明道:“可我们总得试一试吧,万一成功了呢?”
具有冒险精神的杨明,行事通常大胆,不计后果。
陈寻却摇头道:“折损几千兵马事小,影响士气事大。”
杨明、车无子这些人,不是统帅,因此考虑事情不具有面性,考虑更多的还是战功。
可陈寻不能不从大局考虑,刘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十分了解,皇帝做的不咋样,但带兵打仗滴水不漏。
车无子的建议,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