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权衡 (第2/3页)
黎煌及守城将士被打的措手不及。
“他娘的,哪里冒出的军队?”
黎煌疑惑。
他一时没反应过来,在他的思想中,汉军此时陷入内乱,是不可能来偷城的。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刘焌他们可能中计了。
攻城的就是汉军。
因为只有汉军有这个实力和胆气。
然而留守邕城的兵力太少,汉军又是有备而来。
不到一刻,汉军就攻上了城楼。
混乱中,黎煌拼命杀敌,但他缺少大将临危不乱、稳如泰山的资质,根本打不退骁勇的汉军。
最后,黎煌只能弃城而逃。
当刘焌率兵杀出重围,回到邕城下时,见城上飘扬着汉军旗帜,心里就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完了!”
刘焌嘀咕道。
他及麾下大军,成了汉军的猎物,一切尽在汉军的掌控之中。
从他选择踏进这个包围圈时,就注定了失败。
“陛下,我们该怎么办?”
身边的近臣问道。
刘焌抬头看了眼血色般的残血,哀声道“军退守易城。”
易城,是西川和南川的重要关隘。
刘焌决定退守易城,就意味着放弃南川,从对战状态,转为防守状态。
陈寻不会对刘焌赶尽杀绝,因为刘焌死了,蜀国只会陷入更大的动乱,这并不符合大汉的战略利益。
以大汉当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吞下整个蜀国。
大汉需要时间,发展自身实力,为以后的战争奠定坚固的基础。
天亮。
刘焌率残兵败将,仓皇而逃,离开了邕城战场。
李飞奋力突围,侥幸逃的一命。
但他被杨明狂追时,狼狈如家犬的模样,成了无数人的笑柄。
这一战,标志着刘焌退出南川,汉军正式接管南川。最高兴的人就是刘鼎。
他迅速率领禁军,入驻邕城,以皇帝的身份,再设朝廷,布置百官,并督促陈寻,尽快率军进攻西川,夺回天府。
对刘鼎再设朝廷一事,陈寻没有反对
因为他们出兵的表面目的,就是帮助刘鼎消灭叛军。
刘鼎是正统皇帝,拥有属于自己的朝廷,是理所当然。
只有这样,他们才师出有名。
而刘焌,就将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他的帝位,不会得到认可。
他的统治,亦不会稳固。
邕城大捷的消息传回大明城。
王秦很是高兴,他的战略意图得到实现。
这意味着他对蜀国形成了进取之势,只要时机成熟,消灭蜀国,将不是问题。
在此之前,他要再加把劲,努力发展大汉。
只是传回的消息中,陈寻将有关于杨明的事情,单独叙述并强调了一遍。
杨明,自始至终,都不会让人放心。
他就像是一匹难以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