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劝进 (第2/3页)
前列国实力差距并不太大,谁想吞并谁,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的。
最有实力实现一统大业的,第一当属魏国驸马成水华,雄才大略,如果是皇帝,大有可为,可惜只是外戚,且家有悍妇掣肘,注定难成大业。
武国宁中次,一世枭雄,有武国积攒百年的家底做为支撑,完全有希望消灭梁国,继而北上赵、云,西进入蜀,可惜,梁国出了个王秦,将武军的侵略步伐给生生拖住了。
王秦思索道:“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倒是实话。”
程理、徐蒹点头道。
“不知两位可有什么独到见教,我此生有无一统天下的可能?”
王秦反问道。
程理、徐蒹道:“以大将军当前的实力,当然没有可能,但大将军胜在年轻,且有雄心壮志,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大一统。”
“?”
“大将军的新政,乃数百年来最具创新和活力的改革,只要坚持到底,不出二十年,必可傲视列国。”
程理、徐蒹赞道。
“二十年……”
王秦默念道,二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他能等到那一天吗?
的确,他还年轻,这是最大的资本,可是未来的事有谁能确定,不说二十年后会怎样,就是一年后的事情都无法预测。
秦虞的开国皇帝,谁能想到自己的国祚只有数百年,立国的时候,有谁不觉得自己的江山社稷可绵延万世,传承千秋。
“二十年,我等得起,但谁能保证这期间列国不会出现比成水华、宁中次更强的人物。”王秦叹道。
“所以,大将军要做的比别人更强更好才行。”
程理道。
徐蒹道:“听闻马少明、项然已经称王,而大将军却在为此事犹豫不决?”
王秦心中一愣,难道此二人也要劝他称王?
“称王,有利有弊,但对如今的大将军来说,利大于弊。”
程理道。
“何利何弊?”
“利,象征大将军正式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如此,可使万民归心,将士用命。”
“弊,会被有心人士攻击大将军的名声,其实,走到今天这一步,大将军是否为大梁忠臣,已不重要。”
程理继续说道。
今天,两拨人都先后对他劝进,王秦避无可避。
与程理、徐蒹等人又探讨了些治国之道后,王秦离开招贤馆,回大将军府。
还在半路,就有人来报,说是一众武将在府内等候他多时了。
不用问,王秦用屁股想,都知道他们的来意。
无非是要劝他称王。
王秦叹了口气,他虽然不想这么早称王,但事到如今,如果不顺大家的心意,只怕会冷了一众麾下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