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提问 (第2/3页)
打击敌人,当行霸道之术,治理军队,当以王道之法。万般兵法,皆出其中,加以灵活运用,随机应变即可。”
“霸道之术……王道之法……”
朱繇眼中掠过一丝精芒,惊叹道:“张淼在兵法上的造诣,已有大家水准,倘若范闲肯一如既往的听从张淼的话,何至于昙花一现。”
王秦道:“范闲之亡,源于自身,并非张淼一人之力可以挽救。”
“哦,看来你对此事颇有看法,跟我讲讲。”
朱繇打量着王秦,一个国家的未来靠的是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大梁初创,还只是像一个匍匐前进的婴儿,但朱繇不得不为他的未来着想。
最多还有十年,他会老,他的这些文臣武将也会老,到时,拿不起兵器,打不动仗,太子将要监国主政,新一批的武将中必须有能挑起大梁的存在。
十年看似遥远,却近在眼前。
一切都得未雨绸缪。
片刻间,朱繇已有打算将王秦培养成未来武将的领军人物的打算。
王秦:“范闲起于草莽,江湖习气太重,识人不明,用人不严,行军打仗,治理民政,皆无章无法,就算张淼有补天之能,亦不能胜。”
朱繇点点头,又道:“我用武力夺取神器,令各国云动,今杨氏又向各国求援,许以割土为利,我们如何应对?”
王秦想了想:“赵国的聂正邦拥兵自重,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赵帝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南顾,上次聂正邦几十万骑兵将至江北边境却中途而返,便是他们君臣不和的最好证明。”
“自古,君臣有隙,则社稷不稳,我敢断言,不久之后,赵国必会生乱,陛下不应担心赵国会进攻我们,而是早做北伐赵国的准备。”
“嗯。”
朱繇眼睛一亮,王秦的话,正中他的心坎,北伐赵国,是他实现霸业的关键一步。
“西面的蜀国,自光辉城之败后,所有的主战势力都遭受重创,其中主战的头号人物黎辉更是失去了兵权,蜀国在这一战中损失了数十万精锐,蜀国几十万个家庭至今都没有从伤痛中走出,蜀国百姓的反战情绪高涨,蜀帝就算想战,也得有支持者才行,一意孤行,帝位不稳。”
王秦缓缓道来。
“说的好。”
朱繇笑着点点头,示意王秦继续。
王秦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