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打黑 (第2/3页)
我希望你以后能将这些心思放在工作上。”
老吏如蒙大赦,狂喜的磕头,直到头破血流,满脸血污,“将军放心,小人一定会好好干的,不会让将军失望!”
早会结束后,王秦决定立即动身去榆县,实地考察牛村旁边的五竹山,争取早日解决牛村的水源问题,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让那些暗地造谣生非的人闭嘴。
郡里的事务,王秦交给了一名干了三十年的老吏,老吏名叫姚中书,性情耿直,得罪了不少人,从不贪污一份钱,素有清廉之名。
正因为如此,在郡里干了这么多年,太守换了好几任,而他却一直都得不到升迁。
同期的吏员升的升,走的走,只有他一直任劳任怨坚持在底层。
因此使他磨砺出了超人的心性,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
因为脾气倔强,油盐不进的缘故,所以被小人称之为茅坑里的石头,又硬又臭。
即使是从小生活在江县的王秦,也早就对姚中书的事迹有所耳闻。
王秦提拔姚中书当郡丞的消息,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奸商恶霸则叫苦不迭。
那名当众质疑王秦的老吏,名叫郭树平,同样是一位干了三十年的老吏,但与姚中书不同的是,郭树平为人狡猾,吝啬,喜欢推卸责任的同时又不愿做事,因此不受同僚的待见和上司的赏识,所以才在小吏的位子上干了这么久,但郭树平并不在意,反而乐的自在逍遥。
因为太守一职悬空,所以郡丞在实际上就等同于太守,只不过头上多了一个王秦。
一时间,姚中书成了湖郡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无数富商权甲,都争相拜访姚中书。
但都被姚中书拒之门外。
在得到任命后,姚中书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那便是提拔郭树平当他的副手。
尽管经历相同,但两人性格迥异,处事风格更是天差地别,得到的名声截然相反。
姚中书却偏偏选郭树平当自己的副手搭班子,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离开湖城,王秦直奔榆县,身边只带了数十名精锐,大军留守在湖城。
在王秦离开后,姚中书立刻开始处理文鸿留下的烂摊子。
堆积如山的公文,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批复完成。
可见姚中书的办事效率。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姚中书批复完的公文,传递下去后,是需要下面人去实施贯彻的。
可如果底下人阳奉阴违,消极怠工,那这些批复完的公文,就等同于一张废纸。
身为副手的郭树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如同换了个人一般,亲自监督底层吏员们的工作进展,因为他在这一阶段厮混了三十年,经验无比丰富,有些事,不用看都知道有漏洞,因此想在郭树平的眼底下浑水摸鱼,简直比登天都难。
官府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城内的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那些平日里无法无天的恶霸流氓,起先以为王秦任用姚中书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并不会对他们造成实质的影响。
第二天,他们的肠子就悔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