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送上门 (第1/3页)
    京城向来有家神之说。
    康术德给宁卫民专门讲过这个,说“狐黄灰白柳”就是家神。
    狐是狐狸,黄是黄鼠狼,灰是耗子,白是刺猬,柳是长虫。
    老爷子还说,家里有这些东西是兴旺象征,这些家神个个都得罪不得。
    不过对此之说,宁卫民向来是当闲谈野趣的笑话听的。
    就像康老头给他讲过的其他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
    什么京城钟楼大钟一敲起来是“鞋、鞋”的声音,那是铸钟娘娘在找她的鞋啦。
    什么当年菜市口只要行完刑,夜里就总有“人”拍鹤年堂的门要买刀伤药啦。
    什么沦陷时期,RB人为造军火,看上北新桥海眼的铁链子。
    结果硬往上拉,拉了一两公里也没拉到头儿,倒是拉出了腥风大作和天雷滚滚的异状啦。
    还有花儿市一个绢花师傅家的笤帚成了精,每天晚上都变成小姑娘带着绢花儿出来溜达。
    后来一次被打更的撞见,躺地上就变成了一把插着花儿笤帚啦……
    等等等等。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来自科技兴国年代的人。
    宁卫民当然会觉得,这些都是故弄玄虚的以讹传讹,是老百姓因为无知和迷信产生的想象。
    不过今天通过这件事,他倒是头一次有点信了。
    因为也太巧了点儿,他冲着老鼠尾巴扔一只袜子换来的醍醐灌顶。
    谁能说这不是耗子大仙儿的点化呢?
    于是乎,这一晚上,他头一次没弄老鼠夹子。
    而是弄了一坨凉米饭,放在了墙角,以作酬谢。
    至于剩下的工夫,那就是在认真琢磨。
    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去对付东郊废品站那帮混蛋的事儿了。
    做人嘛,讲究的就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还真别说,或许真沾染了仙气儿,宁卫民这一晚上感觉自己头脑特别清楚。
    他的优势,对方的顾忌。
    他想要的最理想结果是什么,那帮人的底线又在哪里。
    又该如何实施报复,采用什么手段最安全,最没有后遗症。
    具体实施过程里有没有可能出现过大的风险和意外……
    这一切的一切,没怎么费劲,他琢磨的还真差不多了。
    而且感觉确有不小的把握能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