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早点 (第1/3页)
    建国路是大一路东向的终点站,往前走不远就是304路的车站。
    宁卫民在这里下车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
    街上的人和车已经相当多了,让马路变得非常热闹。
    此时最让宁卫民感动的。
    除了气温开始转暖,耳边听到了“铃铃铃”清脆悦耳的自行车铃响之外。
    那就是炸油饼和豆浆的香味在空中飘荡,一个劲往人的鼻子里钻了。
    车站不远处的早点铺已经开门了,不少住在附近的人都端着钢种锅来买早点。
    这时候可没有打包盒,带这种锅来,锅里打豆浆,锅盖反过来正好盛油饼。
    等拿到家去吃,还是热乎乎的,也挺方便。
    而这种早点铺,也是这个年代京城街面上最典型的便民饮食店。
    优点是价廉物美,特别实惠,缺陷就是经营品种相对单调。
    早上卖的早餐还算丰富点。
    至少有油饼儿、椒盐火烧、芝麻酱烧饼、糖耳朵和豆浆、棒子面儿粥可供选择。
    中午和下午那就简单极了。
    也就卖点炸排叉、炸丸子和烧饼、火烧的。
    不过也得说,再往东走,除了工厂就是农田了。
    所以用“过了这村儿就再没有这个店”来形容这个早点铺的重要性,一点不为过。
    尤其从宁卫民较为特殊的工作性质出发。
    不但要保证充足的体力,甚至直到下午收工,他都不会再有什么机会和胃口吃喝。
    那就更不容错过此处,必须得在这儿先吃饱喝足才行。
    因此他的吃法儿也就比较特别,通常都会选择最为豪华的套餐组合。
    也就是康老爷子教给他的,老辈儿京城人喜爱的特殊吃法——火烧夹油饼!
    或许有人会觉得两种面食夹在一起吃挺怪的。
    觉得能好吃吗?这不成了相声中说的大饼卷馒头了,傻不傻啊?
    其实这么想的人才是少见多怪呢。
    别处不说,至少沪海也有异曲同工的吃法,那就是大饼夹油条。
    想想吧,南北两地口味不同。
    偏偏这两个一线城市的人却在这方面吃法趋同,总不能脑回路都有问题吧?
    这么吃,自然就有这么吃的道理。
    什么道理啊?
    嗨,油饼解馋,火烧顶时候。
    把两样吃食夹在一起,实在是最过瘾也最省钱省粮票的吃法。
    这火烧要二两粮票五分钱,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