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村里人力 (第2/3页)
植户能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做事情。村里也可组织一个评定级别的小组,村里人互评,也是一个办法。”石东富说。
“县长,村里人在村干主导下进行互评,登记资料,统计到县里,然后与新琪食品对接,这个方法应该可行。驻村干部也要做一定的复核,村里评定小组至少要有六个人以上组成,都能够保证到真实性。
不过,今年我们所作的方法,可能成为以后整个柳河市的做法,所以在操作上,一定要谨慎、细密,又要有可操作性。”杨再新说。
单一让新琪食品来对刺梨果进行评级,这是有必要的,但管理者参与、种植户也参与,相对而言就会更公平。对长平县和横折县的种植户,杨再新是有信心的,可等一两年后,整个柳河市的刺梨果都产出了,到时候,总不能将长平县和横折县进行特殊化处理吧。
讨论一阵,将具体的操作逐渐细化,杨再新进行记录。半小时过去,服务生几次进来问是不是要上菜了,都被石东富推后。等讨论差不多,杨再新说,“县长,你是一提到工作就忘记肚子饿,我可是饿了。”
“上菜吧。”丁丹说,“工作要做,饭也要吃。”
等菜上来,就一些小炒,三个人也没有多大战斗力。杨再新开了酒,这酒可是极品,之前从陈家那边得到的,就留下这么一瓶了。丁丹和石东富见谅,对视而笑,说,“丁书,今晚有口福了。杨再新这家伙,总会弄到好东西。”
一瓶酒,三个人,对他们说来都是小意思。酒精考验过的干部,他们都锻炼到一定段位了。
杨再新说,“好不容易搞到一瓶酒,总要尝尝。就这么多,两位领导可得包涵一些。要不,等喝完后,在上其他酒?”
“再新,别说这个。这酒喝一杯,足可回味几个月吧。我可是几年都没喝过一回的。”丁丹说。这种特等的内供特制,外人根本就见不到,别说要喝了。
“县长、丁书,我敬两位一杯,感谢之情不多赘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