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产业环 (第2/3页)
些粮食就近消化,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然,这些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构思的规划中,要真正做出来,需要时间、资金、人力和物力,但这样的生产环运转之后,回报也将是超乎意料的成果。”
“这个构想完全是按照怀仁镇目前的情况,设计出来,我看,这设想不仅符合怀仁镇的现状,在长坪县乃至柳河市全境,都是适合的规划。
五年或十年内,能够将这个规划做出来,就是非常好的发展,柳河市完全可上到新的台阶。”李善淮边说话,看来章童俊和王平江,两人对杨再新这样的构想,也觉得惊叹。
先不说能不能做到,这个想法发出来,就是很震撼人的存在,长坪县或柳河市真这样做,可想而知在未来几年中,工作会上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的规划做成功,对整个地区,乃至周边几个省都有深远的影响吧。
先不说刺梨产品上市会如何,单单是养殖业的产品,要销售出去,就会有多少力量在市场进行冲击?
产业的调整,也势必在这一区域推动起来,过程中,会有多少岗位、多少收益等等,此时没办法算出来,但可观的前景呈现在面前,又有谁不动心?
当然,如果说普通干部提出这样的想法,得到的不过是一阵讨论,甚至是冷眼讥讽,但杨再新这时候提出来,他仅仅谈的是怀仁镇的产业调整,对地区的产业结构不会有多少冲击,却又完全可让乡镇经济发展起来。
李善淮接过这话题,谈到长坪县和柳河市,那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决策性的倾向。这话说出来,不管是章童俊还是王平江,都会考虑自己面对的工作,进行什么调整。
“书记,这个构想非常好,柳河市在招商引资方面本身有一定的短板。如此一来,我们依靠调整产业结构,反而会招来企业的关注,改变目前我市的经济局面。
回去之后,市正府会深刻讨论书记这一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