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李按还是很有追求的 (第1/3页)
星际与深海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方,而有关这两个方向的影视作品,只要质量过得去,在作品整体数量相对匮乏、没被拍烂的情况下,是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可的。
毕竟,未知与探索,是扎根在人类基因的心理驱动。
莱曼当然不能告诉凯文,纳摩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过气的惊奇角色这一点其实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可以涉及深海、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艺术创作,题材元素聚拢的、能找到来源的、属于漫威版权库能够开发的贴切手段。
前世刚拍的时候谁能想到,一部DC海王的投资回报率会那么高,不仅带火了相关人物话题,连带着匆匆一瞥,只是一个恐怖运镜的海沟族片段都被观众讨论许久,然后被华纳看到机会,顺势立项。
你看,厚实的观众基础不就是这么积累的吗,华纳啊,就是太迷信高人气项目改编,整个DC的布局也是先从头部流量角色挑,再从次一等的流量角色挑,这些都挑完了都能注意到下一级,而不是先有了好灵感、好构思、好故事、好剧本再来选择合适改编的角色。
不过,新千年后好莱坞整个的大片预算风气本就如此,少则一二亿的成本投入,大家都害怕没有压轴的话题度连舆论都炒不起来,所以他们最先考虑的不是放映能出多少成绩,而是先把宣传话题拉满,想着首周末先把影迷流量提起来。
在市场很朴素的概念里,一部高级别的A类大作,北美首周没个5千万,基本见鬼,且首周人气越高,扑街的可能性越低,你也可以理解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制片方想等口碑发酵,是等不起的、不现实的,因为就连对手都不会给你时间。
看看影市那魔鬼般的排片档期就知道了,黄金档期对大片来说最多两周的放映空窗给你收割票房,一般一周多也就面临分流了。
都说大船奇迹,那是因为人家放映时段横跨大半年,无数粉丝做了回头客,二刷三刷五六刷的都有,时代不同了,《死亡圣器: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