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好莱坞传奇导演 > 第1139章 高规格的文艺片

第1139章 高规格的文艺片

    第1139章 高规格的文艺片 (第3/3页)

    市场眼光很重要,但知道怎么拍更重要。

    从这方面来说,他倒是有些佩服吉尔-内特这人的判断——这部文艺片,甚至很多人看得懵懂需要一帧帧解读的电影,还真是赢在画面上......虽然该片的预期受众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对文艺性质更有理解的群体,但实质上,《派》的主力贡献票房的观众,个顶个的画质控,对影片所表现的那种画面感赞不绝口,哪怕对白啰嗦也忍了。

    至于帕尔曼,他的判断也不能说错,《派》还真没赚钱,但也算是一个好项目了,有时候,一部佳作带来的影响力也不是光靠票房计算的。他这么搞,倒是有点扮黑脸的意思。

    “好了,我们萤火虫影业明年的项目缺口很大。”

    这话一出,吉尔-内特刚被打击下去的士气立马提了起来。

    只听莱曼说道:“所以我也不关心你们的争论了,市场不市场的放一边,我就问这个项目的资金缺口是多少?”

    “我个人的工作室能投一些钱,李按导演那边好像也有要分担的需求,对吧?那大卫,你呢?”作为项目发起人,吉尔-内特对利益分配也算照顾合伙人。挑起积极性吗。

    “我问过詹姆士-沙姆斯,他和我以工作室的身份出资1000万。”——詹姆士-沙姆斯,现焦点影业CEO,也担任过李按的编剧,两人一起合作的项目包括《饮食男女》、《冰风暴》、《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所以说,别以为李按在好莱坞没人脉,只不过西方对人情和生意的把握比东方区别的更开,李按倒霉了,大家不会感情用事,但真到了求人的地步,能靠《卧虎藏龙》拿到奥斯卡大奖的他,还是有些圈内能量。

    “我个人出资200万吧。”大卫犹豫了一下,但真的也对这个项目投注了很大的期盼,咬咬牙,也投了一笔。

    “按照我事先的估算,项目的制作经费大概需要1亿到1.2亿,缺口的话,看看筹备过程也还差6800万到8800万之间。”

    “真是大手笔。”这个数字让看惯了圈内大额投资的帕尔曼都感觉超出文艺片的心理底线了。

    “你写份策划书出来,我会让财务部审核的。如果没什么事的话,先把剧组拉起来吧。”

    帕尔曼还在那嘀咕,“这笔投资,我都能猜到那些报纸会怎么写。”

    “嗯......”三人互相对视了几眼,不自觉身心舒畅了许多。尤其是吉尔-内特,这个项目在福克斯立项审核那一关,都被卡了好几周,他认识的那些高管也是叹气无力,说是争取,其实都在忙别的事,好在拉上李按后,他提议去找萤火虫拉拉投资几率会更大些。

    按李按的说法,“莱曼也是一个优秀的导演,从他的作品里也能读出感性的一面。”

    果不其然,这么一部作品,都没什么犹豫就通过了。

    想想,可能也是有钱吧,吉尔-内特不知从哪里想起了一些报纸的报道,说是萤火虫近几年的盈利回报比例非常高,资金链上积攒了大量浮财。保守估计20个亿(萤火虫不是上市公司,没必要披露财报,小编们只能从票房数据和其他的一些信息推测赚了多少钱。)

    呜呼,这就是有钱人的任性吗,还真是羡慕呢,都不需要繁杂的开会讨论,也不需要各种挑刺、各种犹豫、各种评故风险,投拍A类电影这种事,也只是一句话的事。

    等三人高兴的离开,帕尔曼继续道:“会不会有点玩大了,投资文艺片当然是好事,它能增加观众对厂牌的好感,建立更好的印象和国际威望,但这么高的投资,会不会亚利桑德罗那一批人也会闹着要高预算。”

    “你知道的,对有艺术思维的人来说,他们从来不想控制成本,只想着怎么花钱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能无限提升质感的话,谁又按捺的住不花费更多的钱。这无疑开了一个坏头,一两千万和1亿的概念可是完全不同。”

    “他们够聪明就不会。不是每部电影都适应3D,适应更高规格的画面,有些电影是为剧情服务的。”莱曼还有一句话没说:墨西哥三杰里也就陀螺能搞,他对画面很讲究,但他现在在忙怪兽宇宙。

    莱曼翻了翻桌上的文件,“对了,环球那边有关绿巨人的拍摄有发过提案吗?”

    绿巨人对MCU很重要,现在也无法绕过去,特别是《复联》奇迹获得了很高的声望,更是不能传出与环球存在项目角色沟通不了的问题。

    “只是有利可图罢了。”帕尔曼也坐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