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四章 汉鼎倾裂,群雄舞戈(三) (第2/3页)
,虽然佯作不知两人最初的目的,得脱生天之后,还大大的封赏了这两人,可其实这两人在刘协的眼中,已经被打上了大大的叉号。当时刘协的选择其实是袁绍。
袁绍出身世受国恩、有四世三公之名望的袁家,有能力有名望,最重要的是袁绍曾经是昔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盟主,在刘协想来,有这份“觉悟”的袁绍,必然会是大汉最铁杆的忠臣。只可惜还没有等刘协将这想法付诸实际,袁绍接连的一连串表现,以及关于袁绍之前就欲另立他支刘氏宗脉为帝的传言,却是让本就得国不正的刘协心中惴惴,此事也就作罢。
而后便是秦旭所代表的吕布军。对于秦旭这个同自己年纪“相仿”,却已经是奇计跌出,救天子百官于危难的救驾功臣,刘协其实还是很有几分好感的,也难怪在事毕之后,一口气便将传言为陶谦死谏为徐州牧,实际上却只不过是吕布表封的秦旭青州少府的官职,直接一蹴而就,封侯、封爵、实封徐州,便是连未曾亲来的吕布也沾了光。这种种迹象其实都透露了刘协的心计,便是想要再如在长安一般,到吕布庇护下缓缓图谋重回旧都。可这一切,却都是因为曹操的缘故,给搅合了。
对于曹操,刘协其实一开始就是知道的。阉宦之后,却是英雄之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的“润滑油”,虽然出身不好,且听闻风评也不咋滴,可却是实打实的忠臣一个。再加上刘协也是听说了吕布所据青州彼时之穷困,见曹操执意甚诚,又有秦旭在一边敲边鼓,暗示了吕布愿为天子在外一支偏师的意思,又见许昌之地无论是距离旧都洛阳,以及吕布势下青州济南国等驻军重地不过六百里路程,一众朝臣也因为一路长途跋涉,颇有饥渴不耐之意,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一开始定陪都许昌时,无论是同甘共苦一路来此的众臣,以及那执礼甚恭,对皇权颇为“敬畏”的曹操都还是很让刘协满意的。投桃报李之下,刘协也自我感觉良好的对朝臣一方以及地方一方的代表人物董承、曹操做了自认为颇为大方的安排。那便是内事皆由朝臣接手,而“朝廷大军”,全由曹操指挥,文武相得益彰,未必就没有将相和的美名。
刘协的算盘是打的很响的。虽然这年头还没有算盘!可虽然经历了重重磨难,却毕竟是长年长在深宫之中的刘协。却是的确不怎么了解无论是作为国舅、车骑将军的董承以及在迎来天子之前,便已经是三州之主的曹操的心思。这般儿戏一样的划分,显然是两面皆不讨好。也暗中为朝臣一方同曹操一方日后如火如血的争端杀伐。埋下了伏笔。
董承倒是对自家这外甥兼女婿的安排挺满意。自董卓上台之后,董承身为董卓亲族,当时还能管点事,可董卓是个强势的性子,再加上彼时天下皆对董卓暴政反感不已,董承自然也不会、更不敢有太大的权力,而招惹祸端。之后李郭二贼把政时更不必说。这两人根本就是俩莽夫,而且能号令的动的地盘,其实也仅仅只有雍凉之地而已。就这一亩三分地,争来争去也没什么实际上的好处。
可许昌却是不同了。曹操在出兵长安时,就已经占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