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吕氏外戚 > 第二百九五章 河北大动乱,秦旭小登科

第二百九五章 河北大动乱,秦旭小登科

    第二百九五章 河北大动乱,秦旭小登科 (第2/3页)

鲜于辅攻下的半个幽州交给了袁熙,并且派去了另一爱将,同颜良私交极好的文丑为之羽翼,又有袁绍冀州本部所属,派去联合汉胡联军对付公孙瓒,指挥精锐骁兵大戟士的张颌暗中看顾!在这种布局之下,被袁绍看做是河北根本的邺城,便留给了依旧在自己身边小儿子袁尚所有,虽然没有明言自己百年之后便由袁尚继承家业,为下任袁家家主,但这幅姿态却是早就摆了出来。

    老袁的安排在他自己看来,是费尽了心思的,目的就是想要在一碗水端平,各子不生怨言的情况下,不但能平衡诸子之间的关系,还能在自己百年之后,能顺利的让袁尚在两位哥哥的“护持”之下,哪怕不能得天下,也能世代永镇河北。

    袁绍的这番举动,本来别说在田丰、沮授这等智者的眼中,甚至连郭图知道袁绍的这种分配方式,也觉得几乎和小儿玩耍无异,但一来当时袁绍身体康健,又是才过四旬的年纪,讨论这些难免让袁绍生忌;二来不管谁最终成为继承人,这都是人家老袁家的家事,就算是外臣再得信宠,对于这等继承人的大事,也是少开口好过多开口,不开口好过少开口,沉默是金。因此也就一直拖了下来。

    眼下袁绍这一病倒,当初袁绍的这种平均分配方式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先是得了消息的青州刺史袁谭借口探望父亲病情,顺便接应本州大将颜良及所率骑兵回并州共击匈奴为借口,率本部七千骑兵,快马疾驰回到了冀州;而此时正在幽州同刘和扯皮的幽州别驾袁熙,在得知了自家大哥的举动之后,自然也不甘落后,竟是不顾一切,置已经被打压的喘不过气来,眼看只能死守易京被动抵抗,没准再加把劲,只需数月或可功成的刘备、公孙瓒抵抗势力于不顾,在关键时刻强令正在前线突飞猛进的张颌近三万大军,放弃几乎唾手可得“全功”的大好机会,也急匆匆带着之前的缴获,装作还不知道袁绍的情况,打着献功的旗号也自转回冀州。

    而面对两位兄长在得了袁绍重病不醒的消息后,这番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举动,袁尚除了哭求刘氏庇护外,一时间也别无他法。邺城加上随袁绍从长安回来,正在休整的本部兵士,拢共不到七万余兵马,而且这些人到底会不会为自己所用也本就是个未知数。

    听了袁尚的消息,守在袁绍身边一向跋扈的刘氏也慌了神,袁谭、袁熙因为她在袁绍耳边递小话的原因,常年被袁绍远支在外,关系能好到哪里去?两人毕竟也是袁绍亲子,而且一个是长子,常在军中;一个在把握州事根本的政务系中素有贤名,倘若此番真的要涉及到“继承”问题的话,她这孤儿寡母的还真就没有什么必胜的把握。刘氏深知,袁绍当初虽然把袁尚留在冀州,意欲培养成继承人,但毕竟这事也就是私下和刘氏说说而已,并没有公开在外言讲过。那些在冀州一路跟随袁绍至今的老臣们,想必也不会太过愿意插手袁氏家事。说到底她一个妇道人家,就算是袁绍的夫人,若是没有袁绍的亲笔调兵堪合,就算邺城驻军超过十倍,也不可能莫名其妙的就命守军为了支持三公子和自家大公子二公子交兵。而眼下城中掌兵的将军们,淳于琼需要固守冀州以防黑山作乱,非袁绍亲命不可轻动,高干和袁谭是正儿八经的表兄弟,高览同张颌相交莫逆,这些人根本不可能为她所用了,更别说本就是袁谭派去随袁绍同伐长安的颜良了。眼下除了傻眼,祈求袁谭、袁熙念在同是兄弟的情分上不要太过为难袁尚外,乱了方寸的刘氏也只能整天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