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扬州知府 (第2/3页)
碗阳春面。”方浩招呼了老板娘一声,看着一岁大的孩子。
方浩也头疼,不知道这孩子能吃什么,这么小估计牙齿都没有长出来吧,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有没有孩子能吃的东西,也给我来一点。”方浩向老板娘问道。
“有加糖的豆腐脑要不要来一点,孩子可以吃的。”大娘连忙答道。
“那就再来三碗加糖的豆腐脑。”方浩说道,自己还没有吃过大明的豆腐脑,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客官稍等,马上就好了。”大娘回道,不多时两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和三碗豆腐脑就上了桌。
“吃吧。”方浩说了一声,想到了她很久没吃饱饭,连忙抱过孩子,开始给孩子喂豆腐脑。
几人就开始吃面,方浩没有感觉怎么饿,可是女子不知道饿了多久,虽然克制了很多,但是仍旧狼吞虎咽。
方浩有点感慨,这个时代有多少人为了吃一口饱饭而不可得,多亏了袁隆平弄出杂交技术,否则现代社会哪里能养活那么多人。
“不知道这位姑娘怎么称呼,是哪里人氏?”待女子吃碗面后,方浩问道。
“回公子,奴家李昕,陕西府人氏,家乡遭受战火不得不逃亡江南,不想亲人全部失散,于是我和弟弟逃向江南,也不知道娘和爹爹怎么样了。”女子想起了往日的苦难,眼睛有些发红,她的眼泪早就流干了。
“节哀吧,以后坚强一点,你还有弟弟要照顾呢。”方浩连忙安慰,原来以为两位是母子关系,原来是亲兄妹。
方浩结账后,就离开了这个面店,途上还一人买了几套成衣,这女子的衣服不能穿了。
将两姐妹安排到客栈后,方浩陷入了长长的思索,他准备今夜行动,杀掉扬州知府,利用机器人代替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
方浩来到了扬州府府衙,官府府衙并没有方浩想象的豪华,而是破烂烂,斑驳的墙面并没有一丝美感,下雨天勉强不漏水的样子。
明朝时候官员不修官府,不是因为不准,而是因为不能,不愿意。
因为朝廷不会拨款,要修自己掏钱,所以,不修官府成了潜规则.
“官不修衙,客不修店”是流传千年的为官传统,没有客人修客栈的,这是天经地义,因为客栈是掌柜的的,客人没有义务更没有心情为掌柜的修店。
官不修衙也有道理,明朝多数的当官的也是这样想的,因为“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大多当官的自认为自己当官也是不是很长久呆的,如住客栈的客人想法如出一辙,没有必要为修衙门操心。
再者,明朝当官的以清廉为最高标准,有时候政绩倒还在其次,为官在任的修衙门容易给人留下“搜刮民脂民膏”的口实,而且在一地当官是暂时的,衙门修的再好也是大明朝廷的财产,所以当官的是不会花冤枉钱下力气修衙门的。
只要表面功夫做得好,你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