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再起 > 第1301章技艺

第1301章技艺

    第1301章技艺 (第2/3页)

,但这伴随着他的功勋,就足以让他豁出全力了。

    “继隆,皇帝说过,伯爵之位,减等到骁勇校尉,就不再减了,直接石子是吧!”

    “没错!”李继隆点头道。

    “这比之前几朝好多了,能袭爵,咱们就努力一把,赚个与国同休。”

    “年入百石的校尉,能够后世的败家子,留个口粮不是?”

    李继隆也不由得畅想起来,他父亲李处耘也是大批发的子爵,他继承就是男爵,儿子就是校尉,然后没了——

    我也得努力,不然仗都快打没了。

    ……

    西北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整个中原,却飞快地从战乱中复苏,生产力不断地发展。

    例如,在钢铁上,虽然九成的铁,都用于军械制造,但仅存的一成,仍旧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李嘉统一全国后,转运使司自然也就统一了全国的税收,而铜铁继续专营,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由此,数年来整理,终于得出来一个比较精确的铁产量——五百余万斤。

    按照粗略的两千斤为一吨,就是两千五百吨。

    而民营铁矿,则继承了前唐的两成赋税。

    五百万斤,按照铠甲三十斤来算,就是二十万件。

    属实不算太多,但比前唐又多了一大截。

    无他,实在是军阀割据,铁矿开采量不断上升,还有为了收割财富,争相锻造铁钱。

    这样极大的促进了铁产量的爆发。

    前唐元和年间,只有两百万斤而已。

    五十万斤的生铁,锻造农具,也不过是一二十万把罢了。

    但,这也对生产力有了极大的促进,毕竟以前铁都为军队服务的。

    铁产量最多的,反而是缺铜的蜀地,也就是西川,巴东,兴元三府。

    由于缺铜,几代蜀王锻造了不少的铁钱,铁产量大增,冠绝全国。

    “这样的产量不行啊!”

    皇帝看着转运使司的奏疏,不由得对胡宾王说道:“今后几年,用兵的地方很多,替换的器械,以及农具,都得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