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来自李世民的感触 (第2/3页)
块外部甲板虽然只用了半天就搞定了,但这却是四组十二个人忙活了半天的结果,这么一算的话,一块外部甲板的工时差不多就是七十多个小时,整个外部船体甲板一共两百多块,算下来单单只是船身外部甲板就用了一万八千多个工时呢。
虽然看似人力太过浪费,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元景还等着后面下饺子呢,不尽快培养点人出来,拿什么下饺子?
……
时间来到了贞观十年的七月份,距离李承乾来到海州已有三个多月。
而李承乾也在两个月前离开了海州,回长安继续去完成自己的深造。
而早在三个月前就决定要来海州的李世民,直到现在才终于踏上了海州的土地。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李世民就出发了。
但皇帝出来一趟不容易,总不能为了赶路而赶路,大好的江山,总要视察一番的。
于是,中间李世民在各地都停留了一阵,在洛州停留了五天,用于视察各地,其他大小县城也多多少少的听了一天或者两天。
自从登基以后,李世民也很少离开长安,这一次出行反倒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虽然纸面数据李世民一直都很清楚,但有些东西从纸面上是看不到结果的,只有当你亲自站在这里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里的一切所带来的震撼。
走在平稳的长洛新官道上,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没有尘土飞扬。
李世民虽然没有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但是在路过某处的时候,还是能看到聚集在一处的大量人群。
几乎每隔一段就能看到这种场景。
李世民自然知道这是为什么,皇帝车队前行,前面是有禁军开路的,所有出现在这一段的人,都需要进行临时管控,什么时候皇帝过去了,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走。
所以这一路上李世民走的是专用道,除了他的车队和护卫以外,没有任何商业队伍。
但是单从这些商队聚集频率来看,李世民也能看到大唐商业正在迅速发展的前景。
更不要说在潼关的时候,李世民还查看了潼关的入关记录,平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