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史上第一绝境 > 第七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七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七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1/3页)

    “好了,今天的思想革新课,到这就结束了。”

    夜已深,梁俊的书房内依然灯火通明。

    南楚新势力最高领导层,有一个算一个,连夫子都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看着黑板出神。

    梁俊清了清嗓子,端起讲台上已经凉了的茶水喝了一口。

    而后看向了表情各异的众人。

    不管是年轻的诸葛亮,还是重活一世的刘备。

    即便是坐在最边缘的貂蝉与徐妙锦,也都看着被梁俊写满的黑板愣神。

    自从南楚高层宣布内部改制之后,因为诸葛亮很给力,几乎一个人承包了所有的政务决策。

    往往梁俊只是提出一个方向大纲,第二天诸葛亮就交给了他一个十分详细的执行方略。

    梁俊看了之后都很是惊奇,自己身为政策主导者,很多的细节都没有想到,诸葛亮却想到了。

    不仅想到了,还查漏补缺,给出自己更多的建议。

    同意诸葛亮的方案之后,接下来更没有梁俊插手的机会。

    诸葛亮会把方案交给最适合的人去做,同时还派专人监督方案执行者。

    每天都会反馈改制过程之中,各个项目的推进程度以及中间遇到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诸葛亮还会写一份详细的解决方案。

    将这些资料全部汇总起来,一并交给梁俊审阅。

    梁俊认为诸葛亮的方案可以,通过之后,诸葛亮就会按照流程安排下去。

    如此反复,整个南楚军队改制的事无比的顺畅。

    而在这个过程,梁俊愈发的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只负责盖章的工具人。

    诸葛亮的所有方案,他看完之后,基本上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不管是从可实施性上,还是从方案的完整度上,梁俊详细的看完,只能心中叫一声牛逼,而后恭恭敬敬的盖个章,把方案交给诸葛亮。

    每隔三天,诸葛亮还会专门拿着这三天的方案来找梁俊复盘,主动总结这三天里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出这些问题。

    梁俊的存在感飞速的下降,降到了除了诸葛亮外,再无任何人来找梁俊,全都热火朝天的投入了军队改制和南楚改制准备中。

    每日里,白天梁俊就是训练士卒,把他们训练成合格的教官,以便等诸葛亮军队改制完毕之后,补充到军队之中。

    晚上,梁俊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所有人不是忙着总结白天在改制中遇到的问题,要么就是早早休息,养足精神准备明天继续。

    因此梁俊反倒成了整个镇南公府最有空闲的人。

    虽然这个过程之中,也有一些需要大家伙开会决策的事。

    比如说刘秀和汴州城太守之间的羁绊该如何解决?

    毕竟人汴州城太守的求援信都发到南楚来了,救或者不救,总得给一个说法。

    深陷改制之中的众人一听,认为梁俊说的没错。

    诸葛亮当机立断,先弄清楚这个汴州城的太守是何方神圣。

    这边一下令,那边临时任命为鲤组织负责人的刁凤山马上就给了答案——鲤组织从军机三处早就偷到了军机三处调查的各州郡穿越者报告。

    从资料上显示,军机三处观察了汴州城太守五个月,得出的结论是,疑似明朝于谦。

    一明白是谁,诸葛亮马上给了个回复方案:劝和。

    反正前几日已经告知刘秀南楚什么情况了,刘秀也十分痛快的表示,等拿下汴州城,就来南楚会师,以后跟着南楚干。

    刘备更是顺势提出,送汴州城粮食,让他们去解决登州的战事。

    方案一提出,除了来不及表态的梁俊,所有人全部赞同。

    看到这个局面,梁俊也只得同意。

    毕竟他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登州和明州,到底哪一个才是丰臣秀吉真正的目标,或者说两个都是。

    明州那边已经派魏都带着三千人前去,登州这边因为军队改制暂时还抽不出人手来。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让刘秀和于谦俩人组队前去登州,算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法子。

    这俩人一个擅攻,一个擅守。

    一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