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这帮没见过世面的文武百官 (第2/3页)
上九皇子那叫一个辗转反侧,憋了半夜睡不着。
起来之后上了个厕所,突然灵感一来,对着马桶又诗兴大发,抬笔挥墨又写了一首咏马桶。
天一亮,正准备让人去叫太监,让他把自己昨晚写的十分满意的诗送给皇帝看。
手下人还没有去叫,那边太监就来了。
阴沉着脸说昨晚圣人看了殿下的诗,一夜没睡觉,天明的时候写了四个字,让送给康王。
九皇子一听赶紧接过来,打开纸上一看,上面写着狗屁不通。
送走了太监,九皇子又赶紧把那个让他写诗的门客叫来,把皇帝的批语给他看了,问怎么办。
长安城里这帮封了王爵的皇子之中,势力最小的就属这九皇子。
一来九皇子的生母乃是金陵一小官的闺女,娘家没什么势力,所以连带着九皇子也没有强势的姥爷、舅舅撑腰。
二来这九皇子年纪最小,上头八个哥哥,这太子的位置现在才轮到老五。
就算三年一换,得等十二年才能轮到他。
可炎朝虽然有频繁换太子的风俗,但也没有说所有皇子轮流换的规矩。
因此这九皇子想要当太子,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可能。
再加上九皇子打小就是受欺负的命,哥哥们欺负完,姐姐欺负。
就连比他小两岁的安阳都不怕他。
所以现在虽然被封了康王,但却是皇族之中这帮王爷里存在感最低的。
愿意跟着他的门客素质可想而知,但凡是有一丁点本事的人都不愿意跟着康王混。
这门客也是赶鸭子上架,之前的几次猜测全都是大着胆子蒙的,谁知道还让他蒙对了。
事到如今,殿下又来找自己问计,他哪里有什么好办法
思来想去想了半天,才憋出来一个主意。
告诉九皇子说,殿下,这不眼瞅着快到上元盛会了么,到时候肯定会有斗诗会。
你现在不管怎么说,写诗的速度是上来了,虽然陛下说质量还有待提高。
不如咱们撒下人去,满长安城去找,找那些个擅长写诗作对的读书人,把他们请到咱们王府里,临时突击。
让他们把上元盛会上可能会用到的诗词全都写好,殿下你背熟了,到时候在上元盛会上精彩亮相,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到时候圣人一看殿下进步飞快,岂能不龙颜大悦
九皇子打小就没人调教,身边也没有个有本事的人出谋划策,一听门客这么说,喜出望外。
一边夸赞这门客乃是自己的张子房、诸葛亮,一边派人出去找这些个擅长写诗作对的读书人。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九皇子本身就不是一个靠谱的主,手下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领了自家王爷的旨意,这帮人就开始满世界寻摸。
到哪里去找读书人呢
去国子监不成,当初九皇子读书的时候打过国子监的老师。
自己若是去国子监挖人,挖来挖不来暂且不说,只怕一进门就得让人打出来。
这边正愁呢,手下人给出主意了。
总管,这读书人现如今都喜欢听书看戏,咱们去云德社找吧。
康王府总管一听,十分的欢喜。
没错,最近这读书人都喜欢往云德社跑,咱们守株待兔,怎么着也能碰上个对眼的。
打定了主意,这帮人是年也不过了,就蹲在云德社里。
结果还别说,头一晚上就遇到了把号称难倒状元郎的千古绝对对上来的人。
康王府的总管那叫一个高兴,连说带架就把王易带到了康王府。
张松和刘音一见自己这穷哥们这算是熬出头了,心里也高兴。
虽然康王在朝堂上的势力,四舍五入约莫等于零,但人家好歹是个王爷。
在这个长安城里,王爷虽然多,可能看得上王易的却没有。
如今康王看中了自己这位穷哥们,不管怎么说,以后他这吃喝是不用愁了。
又是恭喜又是道贺,王易刚穿越过来,一脸的蒙圈。
一看到自己身上穿的破破烂烂,还在愁这穿越过来的日子怎么过,谁知道转眼就遇到了贵人。
而且还是当朝的皇子,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果不其然,只要一穿越,什么好事都上杆子来。
王易屁颠屁颠的就跟着到了康王府。
九皇子一听自己的总管找到了对对子的高人,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在他看来,只要会对对子,就能写好诗。
这诗词不就是好几个对子串起来的么
对子写的好,还愁写诗么
当下对王易那叫一个礼遇有加。
王易一见当朝王爷对自己如此恭敬,心里那叫一个美。
俩人促膝长谈,九皇子就把自己的想法详细的说了。
王易一听,大手一挥,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