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没猜到结尾 (第2/3页)
人你一嘴,我一言,叽叽喳喳说起来,全都说自己最听话,没有擅自做主。
这老头姓项,单名一个义,从小混迹江湖,十三四岁就加入了白莲教,算是白莲教中资历比较深的人物。
他看了看这帮人,心中明白,能活到现在还能被自己聚拢来的,都不是什么精明强干的主。
大部分都是王虎这样,没有什么手艺,连种地都不会。又有些好吃懒做,除了加入白莲教外再无其他谋生手段的人、
这帮人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容易控制,自己说什么他们做什么,没有二心忠心耿耿。
坏处也很明显,就是没什么见识也没什么脑子,出了什么事绝对指望不上他们出主意。
项义被他们吵吵的心烦,厉声道“好了,不要说了!”
众人赶紧闭上嘴,大气也不敢喘,直勾勾的看着老头。
老头见这帮人这副模样,认命的叹了口气,心道“教主之前曾来信说,教师先生去了雍州,也不知道教师先生知不知道我教惨败之事。若是他在,我教如何能够落得如此田地。”
脑子里不由浮现出那个手持羽扇,谈笑间就让白莲教连克七城,被教主尊为师傅的年轻人。
“要是教师先生在就好了。”王虎低着头,神情沮丧,小声嘟囔着。
“是啊,要是他在就好了。”项义也跟着感慨,周围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青阳使和虎王在说谁。
有几人眼睛一亮,想起那个只闻其名从未见过,据说有通天之能的教主的师傅。
“雍州那边还没有来信么?”项义转头看向坐在左边的女子问道。
那女子恭敬道“回青阳使,派去雍州的兄弟一直没有回信。属下想这一路上山高路远,教师先生又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怕到了雍州也难找到。”
“是啊,就算他已经找到了教师先生,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眼前的事还得咱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项义将手中的枯枝仍在篝火中,沉声道“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今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群百姓难不成是自己要造反么?”
项义说着眼神看向了竹棚里堆着的粮食,心中不由的对寿庆寺里那位太子殿下敬佩又好奇。
这位太子来到寿庆寺之后,什么也不说,直接搭起粥棚来施粥。
一边施粥一边让人通知晚上来寺门口领粮食,一人一石。
这消息一出,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的灾民和百姓听到之后疯了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