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蒯越归顺,蒯良已死 (第1/3页)
“更何况,主公已经对我承诺过,日后必会委以重任,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或许,主公此时就是在考验我等。”
蔡瑁还在劝说着他两位弟弟打消逃跑的念头,而这话又何尝不是宽慰自己呢。
即便他心中早已焦急万分,也清楚张凡账下并不一定需要他这水军统帅。
可还是抱有一线希望,认为张凡需要他。
蔡和与蔡中听后,自然不会反驳,最后终于彻底打消了念头,打算陪同蔡瑁,一同辅佐张凡。
前提是,人家真的需要。
……
蒯家!
张凡此时已经和贾诩到了这里。
然而——
在所有人见礼过后……
蒯越,张凡是看到了。
可是,蒯良的身影却一直未曾见到。
看着眼前恭敬的一众人等,张凡自然疑惑,难道他真的不愿归顺于我?
“蒯良呢?”
张凡说出此话之时,语气明显不善,同时也带有一丝怒火。
贾诩明白,他又要杀人了。
蒯越此时已经堪称蒯家的掌舵人,此时听闻立刻拱手上前。
“回大人的话,我兄长他早在数年之前,归天了。”
一句话,让张凡头昏目眩。
啥玩意?
死了?
张凡发懵过后,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记忆。
想当初,刘表为了宗贼一事头痛不已,袁术又在南阳蠢蠢欲动,而他所想就是征兵,可却担心民众不愿,然后询问了蒯良与蒯越。
蒯良答曰:
群众不附的原因,是出于仁之不足,群众依附而不能兴治的原因,是出于义之不足;如果仁义之道能行,则百姓来归如水势之向下,何必担忧来者之不从而要问兴兵之策呢?
而蒯越则说:
太平盛世的统治者都是重视仁义,乱世的统治者则会重视权谋。士兵亦是贵精不贵多的,重点在于能够得到他们的忠心及支持。
只这番说法,就足以让张凡清楚,二人皆为大才。
原本,还想着好生与之彻夜长谈,再与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