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唐 > 827 君臣之道

827 君臣之道

    827 君臣之道 (第2/3页)

事实上也没啥好挑选的,论能力、论政绩、论资历户部尚书张鸿都是不二人选。

    而且李世民又准备开启西征,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大臣替他置办军需粮草,张鸿是最合适的。

    让他担任宰相兼户部尚书,西征大军就不用担心军需粮草的事情。

    当上宰相张鸿自然也是非常开心的,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把资历比他深的人熬死,走上了人臣的巅峰,他怎么可能不开心。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又恰好赶上高薪养廉之策推行,那是打了鸡血一样盯着户部和吏部的人干活。

    把下面的人催的恨不得一个人当五个人使。

    “大唐共有官员一万两千余人,去除贵族还有七千余人。这七千人中约有九成会选择高薪养廉,约六千五百人。”长孙无忌把吏部统计的数据详细做了汇报:

    “朝廷需要补偿差钱粮六千五百万贯,俸禄虽然可以通过职田来弥补,但每年也会多开销近五百万贯。”

    “九成选择高薪养廉,怎么会这么多?”李世民问道。

    “很多官吏出身于同一个世家,他们会挑选几个人保留免税特权,其余人选择高薪养廉,以求利益最大化。”长孙无忌回道。

    “呵……”李世民冷笑一声:“之前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算了,随他们去吧。”

    他又问张鸿道:“国库还有多少钱?还能拿出多少预算出来?”

    张鸿起身汇报道:“国库尚有钱粮越五千万贯,但除去下半年的开支和备急钱粮,只能拿出两千万贯。如果内库……”

    李世民连忙道:“内库的钱我有大用,你就别乱打主意了。还是说说你准备怎么推行这个计划吧。”

    张鸿露出遗憾的表情,从内库要钱的计划又失败了:“我们的计划是分三年完成高薪养廉改制工作,如此不会对朝廷的财政造成太大压力。”

    “三年?”李世民眉头皱起,似乎对这个时间很是不满,道:“内库每年出一千万贯,两年内必须完成改制工作。”

    张鸿很是惊讶,搞不懂皇帝为什么要这么着急。但既然内库愿意出钱他无所谓啊:“只要内库的钱能按时到账,臣这边没有问题。”

    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这么着急,就是希望在岳山预言里的那一劫到来之前完成这项工作,不能把尾巴留给后人。

    所以也起身保证道:“只要钱到账,臣这边也没有问题。”

    李世民道:“那好,两年之内我要见到改制成果。”

    “喏。”长孙无忌和张鸿齐声道。

    ……

    等事情商定他们离开,李承乾道:“您不比如此心急的。”

    “时不我待啊。”李世民感慨了一句,似乎不想在谈论这个话题,就说道:“听说有一个士子状告岳山?你知道怎么回事儿吗?”

    李承乾道:“知道,此人名为袁群是益州来的士子,把京中大部分衙门都转了个遍。说老师是奸臣无耻小人……”

    “根据他的同伴所言,他们曾经去找过老师,被羞辱一通……现在这件事情在京中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我也正想向您请示,该如何处置这个人。任由他这样闹下去与朝廷的计划不利,也损害老师的声誉。”

    李世民问道:“岳山说他看过皇榜名单,你信吗?”

    李承乾摇头道:“怎么可能,贡院的大门还需要两日才能打开,估计皇榜名单都还没拟定好,他怎么可能见到。”

    李世民又问道:“既然如此他为何要这样说?”

    “应该是故意羞辱激怒这个袁群的。”

    “那他为何要如此激怒这个袁群?”

    “这个……我也很疑惑,这不是老师的为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你就没有想过答案?”

    “想过,似乎就是在激袁群来告他,可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他就是要让袁群四处宣扬这件事损害自己的声誉。”

    “啊,为什么?”

    “自污。”

    李承恍然大悟,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