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唐 > 710 新纪元

710 新纪元

    710 新纪元 (第3/3页)

李世民的决定。

    然而他们刚在宫门口站好,就有一大群新学派的人跑过来拉着他们辩论炫耀。

    古学派的人自然不能忍,就出言反驳。然后两帮人就在宫门口吵了起来,吵着吵着就打了起来。

    然后禁军就出面把所有人都给‘请’走了。

    古学派的人并不气馁,隔两天又去了,结果还是被新学派的人给堵住……

    如此三番五次之后古学派的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这群新学派的人就是故意来找茬不让他们请愿的。

    可对此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很明显新学派的行动是得到皇帝支持的。

    但古学派依然没有放弃,很多人采取了更加极端的做法——辞官。

    朝廷有一大批古学派出身的官员,不少人都不缺乏为自己的学术献身的精神,想用辞官来抗议朝廷的选择。

    然而朝廷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他们的请辞,并迅速的派遣了新学派出身的官员顶替了他们的位置。

    见此那些本来还在犹豫的古学派官员也不敢这么做了。

    古学派的第一波抗议被新学派和朝廷连手给打压了下去,但他们必然不会束手就擒,很快就会有第二波。

    ……

    渭水书院,岳山和王绩在一起吃火锅赏雪。

    王绩涮着羊肉道:“这次你们的手法也太激烈了吧?不怕出乱子吗?”

    岳山无所谓的道:“激烈吗,比起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如何?”

    王绩失笑道:“那自然是远远不如,就算新学派获胜古学派也有生存空间,只是主次易势而已。独尊儒术那是彻底断绝百家的传承,不是一回事儿。”

    岳山道:“对呀,独尊儒术的时候百家肯定也不同意,那时候支持百家的权贵世家豪强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手中握着实权。”

    “现在的世家也就只剩下一张皮而已,他们所能依赖就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学问和民间的声望而已。”

    “再说一下局势。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时候削藩才成功一半,外面还有匈奴强敌,可谓是内忧外患。而大唐呢,天下大权皆在朝廷,大敌突厥被灭,四夷臣服。”

    “几百年前的百家面对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掀不起任何的浪花,今日的古学又凭什么能拦得住更加强大的今朝圣人的脚步。”

    “他们现在也只不过是叫嚣几声凸显一下自己的存在,过几天自然就会接受这个现实。”

    “你等着吧,现在叫的最欢的士族绝对最先更换门庭,反而是哪些没有牵挂的大儒学者坚持的最久。”

    王绩叹道:“你此言道尽了读书人的卑劣,让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岳山也叹道:“读书人都聪明,大多数聪明人最喜欢衡量得失,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那条路。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如果没有这些衡量得失没有这些选择,华夏文明走不到今天。缺点是面对致命危险的时候会显得软弱。”

    王绩突然笑道:“我很庆幸自己不用做这样的选择,不过大字典编撰组的人恐怕就高兴不起来了。”

    岳山也顺着他的话转移了话题。毕竟他们是读书人,讨论读书人的节操问题就是打自己的脸:

    “呵呵,怪不了别人,给了他们十年时间都没完成。现在圣人等不及派人接管了这个工作,他们着急也没用。”

    “明年圣人会做出许多大变革,大字典虽然不是主要方面,但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现在这些人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尽快确定最终版本。二是等圣人派来的人接手,把吃到嘴边的肉让出去。”

    王绩失笑道:“这哪是两个选择,明明就是一个,谁愿意把十年心血拱手送人。现在那帮人可着急了,不分昼夜的加班干活。”

    “也没心情争论发音用哪里的方言的问题了,要么选最合适的那个,要么投票选用得票最多的那个……工作进度很快,最多半个月就能完成。”

    岳山也笑道:“这不是挺好的吗,早这么干字典早就编好了。看来我要抓紧扩大印书馆了,以后可不缺生意。”

    王绩好似想起了什么,问道:“你不是说要把所有藏书都各印五千套捐给天下的书院吗。里面应该有不少史书吧,纪元问题怎么办?”

    岳山苦笑道:“还能咋办,印出来的就算了,没印的全部把雕版毁掉重新修改。”

    “这还真是……”王绩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没事儿,反正我家里钱多,赔得起。就是浪费时间。”岳山不在乎的道。

    “……”王绩。

    “对了,朝廷还有什么大动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