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唐 > 659 华夏文明(中)

659 华夏文明(中)

    659 华夏文明(中) (第3/3页)

受这套理论,而是害怕部分讲究血统论的中原人不接受。

    李唐都建立这么多年了,还有一部分坚持‘汉人’血统的人抱在一起,背地里嘲讽李唐有‘胡人’血统。

    尤其是那些文化士族,估计会疯狂的针对这本书。

    不过岳山并不怕,身为穿越者他很清楚,民族大融合才是历史的大趋势。而华夏文明也从来都不是唯血统论的,它更倾向于文化认同。

    前世很多西方人都想当然的认为,中国有数十个民族,肯定会走向分裂的。然而事实上呢,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如果把小国寡民去掉只算大国的话,中国的安全性是遥遥领先的。

    为什么?来自于文化认同,我们都属于华夏文明。

    所以才有西方政客酸溜溜的说,中国就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在这本书里岳山也强调了这一点,华夏文明并非以血统论的,而是来自于文化认同。

    从最远古时期就一直包容并蓄,主动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有了强大璀璨的华夏文明。

    出则夷狄,如则华夏。

    这句话再次被重审,并写在扉页上。

    最后岳山道明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从远古算起咱们就拥有共同的祖先,即便不算远古时期此时我们也都是大唐的子民,都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我们内部不要再以党项人、突厥人、沙陀人来区分自己的身份了,我们都是华夏人,都是唐人是同胞兄弟,在大唐我们享受同等的身份和地位。

    这就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框架,至于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岳山也不知道,毕竟他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

    不过失败了也没关系,反正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做这件事情,也许失败着失败着就成功了呢。

    许久之后孔颖达第一个看完了这本书,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看着岳山道:“岳候之心胸之追求我心服口服,但很难。”

    岳山微笑道:“什么事情不难呢,我辈既然站到了这个位置,就应当承担起该有的责任。书看完了,孔侍郎有何打算?”

    孔颖达沉默了许久,眼神里闪过挣扎之色,最后只剩下坚毅:“我以为秦皇汉武之功绩在无人可以超越,没想到有一天这样的机会会摆在我的面前。如果我放过了,会悔恨终生的。”

    岳山欣喜的道:“哈哈……我就知道孔侍郎不会甘于寂寞,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孔颖达苦笑道:“等此书问世,恐怕我这个孔子嫡孙会被人冠以不忠不孝之名啊。”

    岳山点点头,然后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道:“但千百世后我们必将成为后人效仿学习的对象。”

    孔颖达神色稍霁,认同的道:“确实如此,革新总是会遭来非议的。”

    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原因是书中岳山对儒释道三家的起源做出了一些小小的改动。这个改动会进一步抬高老子的地位……他身为孔子的嫡系后人,却支持这本书,肯定会惹来非议。

    这时道信也看完了全书,本来想说什么,但听到岳山和孔颖达的对话也沉默了下来。

    其他人也陆续看完了这本书,明白了岳山的计划,想想书中的内容他们有千万句话想说,但最终都保持了沉默。

    最后看完这本书的是王远知,这位老道长年龄确实太老了,精力严重不足,说上几句话就喘气。

    只是刚才岳山把事情说的那么严重,他才打起了精神,勉强把这本书翻完,整个人都疲倦的躺在椅子上。如果不是起复的胸口,恐怕会让人误会他已经不在了。

    吕前昌赶紧取来一杯热水,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从里面倒出几粒药丸让他服下。

    见众人都担忧的看了过来,他解释道:“这是长白山人参制作的参丸,功能补气养神。”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自从岳山把人参奉为补气第一之后,它就迅速在大唐流传开来,成为吊命补气养神的神药。王远知年岁这么大,吃参丸补气很正常。

    过了一会儿参丸生效,王远知才睁开眼睛,敬佩的看着岳山道:“岳候之谋虑老道佩服的五体投地,我道家必倾尽全力共襄盛举。”

    “哈哈……谢王宗主支持。”岳山开心的道。

    然后皮球就踢到了佛门这边,道信四人面色为难。

    不是他们不支持岳山,而是这本书里关于佛教起源的改动让他们不敢表态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