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唐 > 641 普查和误区

641 普查和误区

    641 普查和误区 (第2/3页)

   大家跟在他后边熟门熟路的来到紫宸殿小会议室,和李世民见过礼后各自落座。

    “翠岚,孙先生洪先生他们进展如何了?”李世民先问起了手术进展。

    比起太子的伤势,什么人口清查,什么清丈田亩,什么打拐,那都不算事儿。

    “进展顺利,已经摸清了脚步肌肉、血管、骨骼等的分部,今天下午就会进行第一次活体试验。如果顺利,一周后就可以给殿下进行治疗了。”岳山道。

    李世民心情好了不少,道:“告诉孙道长洪先生,不要着急,一切稳着来。”

    他真的不着急吗?应该说天下没有人比他更着急了。

    虽然岳山给出了治疗方案,但他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孙思邈等人身上,这几天也是请遍了名医为李承乾诊治。

    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有碎骨片卡在骨缝里,只有把骨片取出来才能治好。

    至于怎么取骨片……这个伤对于还没有外科手术概念的唐朝医生来说就是不治之症。

    一个两个这么说也就罢了,十个一百个都这么说李世民不得不接受现实,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岳山说的外科手术上。

    这个时候他身为帝王的心态就体现了出来,非但没有催促孙思邈他们加快速度,反过来不停的安抚几人不要急。

    现在得知实验已经进入新阶段,马上就要开战活体实验,心中也非常的开心,恨不得马上就给李承乾治疗。

    但面上却丝毫没有显露出来,耐住性子安抚岳山稳着来。

    ……

    话题很快就进行到了今日的主题,人口清查和清丈田亩。

    岳山把这个表现的机会让给了张鸿。

    张鸿显然也是有这十足的准备,毫不怯场,侃侃而谈把大唐此时面临的人口、土地现状说了一遍。

    然后追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又预估了一番继续这么走下去局势会恶化成什么样子。最后得出结论,人口土地已经到了不得不清查的地步。

    众人被他说的心情沉重,这个痼疾大家都知道,但没有详细了解过并不是很清楚,现在听张鸿这么一说才知道居然已经这么严重了。

    张鸿一席话说完,给岳山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我说完了该你上了。

    岳山给他回了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故意听了一会儿,等大家都消化了那一番话才起身阐述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清查人口和清丈田亩。

    第一点肯定是夸李世民,说他威望达到了巅峰,将士们唯命是从,百姓爱戴什么什么的,有他在官吏们就不敢有异心。就算有不怕死的跳出来,反手就能镇压。

    这一番话夸的李世民那叫一个开心,嘴上说别吹捧太过,脸上的笑容都堆成了花。

    然后就是外部环境。心腹大患东突厥被击败,西突厥自从大汗统叶户被他叔父所杀之后就一直内乱不断无力他顾。

    吐谷浑当年被裴矩给坑了一把失地千里,到现在还躲在犄角旮旯舔舐伤口。铁勒、薛延陀回纥、契丹等等都还是个宝宝。

    被视为中原王朝心腹大患的高句丽,现在的大王高建武是个进取心不足的守成之辈……

    现在大唐已经暂时解决了外部困扰,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国内问题了。

    还有就是人手问题,这几年通过科举朝廷发掘了一大批寒门出身的人才,刚好可以让这些人来执行这个计划。

    六扇门是个新建的机构还没有堕落,刚好可以让他们配合户部的人以执行计划。

    等再过几年六扇门必然会被各方势力拉拢腐蚀,变得和别的衙门一样不可靠。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现在是开展这项工作最佳时机。

    最后岳山还画了一张大饼:天下很大,我们大唐不能把自己束缚在这一隅之地,我们的征途是整个天下。

    我们要在外敌成长起来解决内部矛盾,如此等过上几年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集合全国力量一致对外。

    把我大唐铁骑的脚步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番话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觉,反正李世民很激动,看过世界地图的他就吃这一套。

    议事的结果毫无疑问,清查人口和清丈田亩的提案顺利通过,以户部为主六扇门全力协助,其他地方各衙门无条件配合。

    不过这个决定并没有马上就宣布,清查人口和土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有很多先头工作要做。

    头一项就是暗中调动兵力。

    边关除了对东突厥战略不变之外,其他各条战线都由攻势转为了守势,空余出来的兵力全部抽调进入国内。

    各大要道要塞全部被边军接管,尤其是世家豪强力量强大的山东、关中、河南等地,每一个州的都督府都驻扎着最少一个营的边军。

    这个动作根本就瞒不住人,一时间谣言四起风雨飘摇,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慌的基本上都是已经得到消息的世家豪强,普通百姓只是把它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边军入关这种事情他们不是第一次见到了,上次还是一年前那群不怕死的权贵用巫蛊之祸迫害皇后,圣人愤怒之下调集边军入关把那群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当鸡一样杀。

    这次估计又是哪个权贵不老实惹怒了圣人,等着瞧好吧。

    是的,老百姓面对边军入关要么无所谓,要么等着看戏,根本就不害怕。

    第二件事情就是户部出面从各个部门抽调不怕死的官吏组成工作小组。

    本来这么危险的工作很多人都避如蛇蝎,但朝廷直接下令,以吏员身份参加这项工作的直接赐给官身,有官身的直接升一级。

    如果工作中表现良好有重大贡献,视功劳大小破格提拔。如果不幸被袭击丧命,恩荫一名家人为官。

    果然如岳山所料,这个奖赏一出户部的大门差点被挤破,头一天就有上千名官吏前来报名。

    根据张鸿的统计,这些人基本都出身平凡,其中七层是吏员只有三成具备官身。

    正应了那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人本身已经看不到在进一步的空间,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愿意拼死一搏。

    并不是说这些人马上就能参与到工作中去,不管是清查人口还是清丈田亩都要和数据打交道,搞错一点那都是大事儿。必须要对这些人进行专门的培训,只有通过考核才行。

    这个时候渭水书院的算学系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渭水书院算学系就是地球上对数学研究最深的地方。随便拉出来一个学生,放到别的地方那都是算学大家。

    岳山从算学系抽调了精锐力量组成了培训班,对那些报名参加人口普查的官吏进行培训。

    算学系甚至为这次普查专门设计了一份表格,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清楚明了。

    除了人员培训,还有器具也要专门准备。

    最重要的就是量具,也就是尺子。

    大家都知道买卖粮食的时候有大斗小斗之分,有句话叫大斗进小斗出吗。丈量土地使用的量具也有大尺小尺之分,这其中的差别就是无数的良田。

    为了杜绝下面的人在尺子上做手脚,丈量土地使用的量具必须是朝廷统一制作的。一旦查实有人用别的量具丈量田亩,这一组的人基本都要死。

    当然了,这仅限于全国统一的清丈田亩,平时丈量土地就随便了,爱用哪的量具就用哪的量具。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量具并不是尺子,而是一根长度固定的杆子。

    为什么不用尺子?

    老百姓不识数啊,他们看不懂尺子。

    百姓看不懂,丈量出来的数据就没有可信度,一旦有人背后煽风点火很容易出事儿。为了取信于民,只能用长度固定的杆子。

    这些杆子的长度分别是一丈、一米、一尺不等。

    不要觉得这是胡扯,别说古代了,刚建国那会很多地方丈量田亩使用的依然是固定长度的杆子。

    有相关视频资料为证,感兴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