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廷议 (第2/3页)
有没有私心一查就知道了,岳山这件事情就交给六扇门了,一定要还周侍郎一个公道。”
“喏。”岳山欣然领命。
“免去王真大理寺卿之位,先关押在六扇门大牢,等事情查清后一并处罚。”
“孙伏伽,命你暂代大理寺卿之位,全力配合清水候调查此案。”
李世民接连下了数到命令,有人升迁,有人被贬,有人被下狱,总之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些事情处理完,赵蒙高呼有本上奏无本退朝,群臣没有人站出来。
其实今天大多数臣子袖子里都揣着一本奏折,基本上都是关于日食的,只是现在已经用不着拿出来了。
在朝堂上没有奏折是不允许站出来奏事的,准备好的奏折用不上,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这个时候岳山再次站了出来。
“圣人,臣有本奏。”
“说。”
“池登崧之子略买良人案发生后我就派人调查过,民间略买人口成风。其中官卖不足三成,七成皆为狂徒偷抢劫掠良人违法私卖……”
“就以京城为例,每年丢失幼童良家女子数千人,放眼全国更是不可计数。”
“京畿之地每年有数千人被略卖?”李世民悚然而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唐在他的统治下日渐强盛,民间一日比一日富足,到处都是歌功颂德的声音,他也以为真的国泰民安了。
可现在有人告诉他全国最富裕的京畿之地都有这么多人间惨事发生,让他如何能相信。
“万年令、长安令,你们告诉我清水候所言可属实?”
长安万年两县令满脸苦涩的站了出来,他们想说这是假的,可他们更清楚一旦自己这么说了,人可能就要没了,只得硬着头皮道:
“虽不准确,但也相去不远。”
李世民热血上涌肺都快气炸了:“以前为何不讲?”
张安万年两县令能说啥,只能深鞠躬:“臣有罪。”
不过还好李世民还没有失去理智,知道这不是京畿一地的事情,没有在抓着两人不放,而是朝群臣怒斥道:
“这么严重的事情到今天清水候说我才知道,我要你们一个个的有何用?”
“臣有罪,请圣人责罚。”
“这个时候倒是很乖觉啊,一个个就知道阻断圣听、歌功颂德,你们巴不得我是个瞎子是个聋子,什么都听不到看不到,然后你们为所欲为欺凌百姓祸乱国家吧。”
“……”群臣皆低头不语。有人不以为然,有人觉得委屈,有人觉得李世民话语太重不尊重他们,有人愤恨不已。
岳山向来不介意火上浇油,他接话道:“圣人,诸位大臣之所以不向您汇报这件事情,我倒是能猜测一二。”
闻言,众臣恨不得把他的嘴给堵住,你就别说了。但也只是想想,没人敢这么做。
“哦,为何?”
“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生而高贵,是人上人,只有他们的命才是命。至于普通百姓不过是一群贱民而已,天生就应该被他们奴役。”
“贱民的命也不算命就是路边野草罢了,还不如他们养的猫猫狗狗珍贵死多少都无所谓。”
“所以他们才能无视发生在眼前的人间惨事。就好比两个月前的池家略买良人案一样,没人把死掉的那个无辜良家当回事儿。”
“王正卿光明正大的把那群人贩子给放了,群臣也没有谁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反而是饶皋素等人伸张正义的行为显得小题大做不识好歹。”
“但凡有一个人把那个惨死良家的命当成一回事儿,太子也不至于遭这一次罪。”
说这番话的之后岳山一直在观察群臣,原本以为他们会觉得羞愧,然而他发现自己想多了。
这群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那眼神就好像是在问他,‘贱民’就是草芥,我们就是高贵,有什么不对吗?
看到这里,一阵无力感从心底升起,这样根深蒂固的阶级思想,他真的能改变吗?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有人说道:
“好,院长这一番话真是说到学生心里去了。”
“对,老子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咱们都是刍狗哪来的什么三六九等。”
“往上数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全都是一样的出身,现在富贵了就开始忘本了……”
他睁开眼睛望去,发现支持他的是站在朝堂最末尾的一群年轻官吏。听他们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