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唐 > 433 底线

433 底线

    433 底线 (第2/3页)

做圭臬遵守。

    “抱着这种思想的学子进入官场自然格格不入。地方提刑司还好,他们能自己做主审判案件,还不显得突兀。”

    “可是大理寺就不一样了,上面的婆婆太多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另类,如此一来矛盾丛生。”

    “前段时间吏部考功司考功令池登崧的儿子私买良家为奴被人告发,王真就把这件事情给压了下来。”

    “如果池家把那个良家还回去事情就完了,可池登崧那个儿子咽不下这口气,又偷偷派人把那个良家给掳走,最后害的那个良家投井而亡。这下彻底激怒了书院出身的那些官员。”

    “在寺丞饶皋素的带领下十七名官员联名弹劾弹劾王真贪赃枉法私放囚犯,又告池登崧教子不严草菅人命。”

    听到这里岳山的脸色变得严厉起来。

    “朝廷如何处置这件事的?”

    “没有任何处置,还斥责饶皋素等人潜心任事,勿扰惹是生非。”

    这哪是没有处置,已经相当于结案了。

    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岳山并不觉得意外,

    古代只有士族权贵才算人,百姓那就是两条腿儿的牲口。权贵私买奴仆怎么了?我还私下杀奴呢。

    法律规定私买人口属于犯罪,但法律是给普通人制定的,关我权贵什么事情。

    前面已经说过,人贩子拐来的人口都卖给了谁?大多数都进了权贵富豪人家的门。所以遇到这种事情最多就是勒令权贵把人还回去就结案了。

    王真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官场规则。

    至于后来池家又把人抢回去,害的那个良家投井自尽也不算什么事儿。不就是死一个人草民吗,算得了啥。

    没有人愿意因此得罪一个吏部考功司的考功令——这可是实权派,掌握考察天下官吏的大权。

    甚至李世民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儿,考功令是他信重的臣子,他不会为了一个草民责备自己的重臣。

    饶皋素十七人联名弹劾王真和池登崧,估计在他看来就是没事儿找事儿。要不是还要顾及一点面子,可能直接就把饶皋素他们给踢出朝堂了。

    但对于饶皋素等人来说这种处理方式和直接被发配边疆没有什么区别了。

    弹劾上官,以后他们不用在大理寺混了。王真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把他们给弄到最偏远最恶劣的地方任职。

    想到这里岳山肺都快气炸了,别人可以枉顾人命,他不行。

    来自于后世的他对人贩子深恶痛绝。

    前世法律只对人贩子做出惩罚,对买家的没有惩罚,他就曾经在网上请愿凡是人贩子一律枪毙,买家也要入刑。

    后来买家也确实入刑了,只是可惜人贩子死刑的请愿一直没有成功。

    穿越后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出妥协了,只抓人贩子,买家老老实实把人交出来就可以了。

    但现在池家居然把人给逼死了,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通知饶皋素,我会参加明天的朝会。”

    ……

    第二天恰好是三月初五,中朝会,京中有品级的官员都要来参加。天还未亮永安宫(大明宫)门口就站满了人,粗略估计不少千五百人。

    即便有这么多人,岳山的到来依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只要是能攀上关系的,无不上前来打招呼。

    但有些人却露出了不解的神色,比如诸位宰辅,比如吏部的官员,原因很简单,岳山没有销假啊。

    古代请假也是有固定程序的,不是说走就能走。

    短期假期有主官的批复就可以了,长期假期必须要到吏部报备,比如丁忧之类的。

    像岳山这种一个多月的婚假,自然也要和吏部报备。

    请假要报备,假期结束来上班也要销假才行,不销假就无法行使属于你的权力。

    岳山没有销假就跑来上朝不符合程序啊,虽然他身份特殊没人敢说什么,但心下难免会嘀咕。

    而有些聪明的人已经预感到今天要有大事发生了。

    当见到饶皋素等十七人上前和岳山见礼攀谈的时候,再愚钝的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