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棉纺 (第3/3页)
目的很简单,想尽快推广棉花种植,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高层着手。只要高层见到它的好处,一道命令下去就能在全国推广。
把棉纺的事情交代下去之后岳山就再次投入到《论语正义》中去。
论语正义造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开始还有人用何宴的《论语集解》和皇侃的《论语义疏》做类比,但很快这么做的人就变少了。
在闲谈交流中也渐渐的很少再有人提及这两本书,谈论语必谈《论语正义》。岳山的学问也正式被大家认可,称之为岳学或者是新学。
龙首山书院也水涨船高,无数求新求变的读书人都把这里看做儒门新学的圣地。
许多以前对龙首山书院不屑一顾而没有参与入学考试的读书人悔不当初。所有人都知道,以后再想考龙首山书院就更难了。
岳山的声望达到一个高峰,也就意味着繁忙季节到来,无数慕名而来的人找他探讨学问。有些人他可以拒绝,有些人必须要接待。
远的不,眼前就有一大堆他无法拒绝的人——大字典编撰组的成员们。这些可都是一方学的代表性人物,拒绝他们就相当于是拒绝了一大批人物。
所以,这些人每一个岳山都要亲自接待。
不过还好有李纲在,他以自己的资历压人,把百多号人分成了十批。岳山一批一批的接待,虽然累零,但节约了不少时间。
大字典编撰组的人好,外面的大儒不好招待啊。别人是一个人来的,总不能告诉人家,你先等等,凑够十个人在一起来见我。
要真如此,他也就不用混了。
而且为了更快的宣扬论语正义宣传新学,他还要尽可能多的讲公开课,给更多的人讲解经意。
粗略计算了一下,接下来三个多月他别想闲着。
岳山并没有厌烦或者感到疲累什么的,当一个人真正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是不会产生这种情绪的。
相反,更改是享受更多一些。
现在岳山就更享受这种和人交流学术的感觉。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417 棉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