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羁绊 (第2/3页)
不过岳山也确实没有愧对这份信任,在这本书里确实没有抹黑李唐。甚至因为害怕不字迈得太大扯着蛋了,很多地方他还是收着写的。
比如在强调人权的同时也不忘号召大家忠君爱国,在宣传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时候也在强调掌舵饶重要性。
当然了,这些其实都是旁枝末节,岳山自己觉得这本书最具开创性的地方在于根据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进一步推导出了民本思想。
根据格物致知推导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还略微涉及到了一些逻辑学的内容,只是前世他也没有研究过逻辑学,涉及并不是很深。
关于权利方面也隐晦的指出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化,提议朝廷应该学会分权,不能把所有的权利都交到一个人手上。
穿越者最喜欢吹捧的三权分立什么的他反而一个字都没提,三权分立这东西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前,三权分立被吹的花乱坠,美帝也被誉为人类的未来。
然而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大家这才明白,所谓的三权分立……嗯,反正大家都懂。
岳山在这本书里一直强调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皇帝并不一定要要什么都会,他只需要学会如何给人安排工作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迎合读书人,或者岳山本身就是读书人,为了维护自身阶层的利益,他提出读书人和皇帝共治下的理念。
对士农工商他也做出了新的诠释,认为应该提高‘工’的地位,把农和工并粒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他追溯到管子设立‘匠籍’的初衷,证明先贤是重视工匠的,只是被后人歪曲了本意。
对于商人则继续采取了打压的政策,并明确提出,一定不能让商人掌权。
财富可以无限传承,如果让拥有财富的商人掌权,那权利就永远掌握在他们手里。
还借用了马的理论,商人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背宗弃祖。
总之这本书有他的先进之处,也有落后的地方。在唐代人眼中绝对是具有开创性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现代人看来依然是在维护封建统治。
从李世民那里离开后,岳山马不停蹄回到龙首山印书坊,亲自监督印书坊的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